4月過半,當下國內局部地區紗線出貨好轉,部分小單、短單下達,紡企銷售邊際回暖。昨日,鄭棉震蕩偏強運行,CF2409合約開盤16355元/噸,最低16305元/噸,盤終上漲55點報收于16395元/噸。
國內情況:
4月中旬開始,內地籽棉資源量明顯不足,山東各地籽棉收購價格堅挺,質量較好籽棉收購高價在4.30元/斤,衣分40%,水分12%以下,毛棉籽價格本周有跌,整體出廠價在1.55-1.56元/斤。目前開工棉花企業不足十家,加工弱三級皮棉出廠報價在16600-16800元/噸,下游按需采購。
本周,期貨棉紗低位震蕩調整,其中CY2405主力合約周四收盤價至21305元/噸,期貨棉紗低位下跌,現貨行情弱勢穩定運行。棉紗局部市場購銷活躍度略有好轉,但棉紗庫存整體仍偏高,即使4月份紡企降負荷壓力不明顯,然而隨著淡季深入,預計5-6月紡企開工負荷存在進一步下降的風險。
據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部分棉紡企業反饋,4月上旬以來,C21-C40S中支紗的詢價/成交呈現回暖勢頭(40S紗銷售稍好于其它品種),氣流紡紗及50S及以上高支紗的需求比較疲軟,需要“以時間換空間”,但整體棉紗市場氣氛逐漸好轉,紡企、棉紗貿易商主動降價拋售的現象很少。
目前,鄭棉CF2405合約持續在16000-16300元/噸區間盤整,中低支棉紗利潤偏低甚至產銷“倒掛”,棉紗銷售出現了階段性回升的跡象,一些棉紡廠中支緊密紡紗、賽絡紡紗報價試探性上漲,但受到織布廠及消費終端的強烈抵制。因此,紡企只能先考慮銷量,再考慮利潤。
國際情況:
1-2月在美棉出口銷售數據強勁、美棉期末庫存下降、全球棉花供需關系趨緊、美聯儲降息預期升溫,ICE期棉顯著上漲,美棉主力突破100美分/磅大關,創下一年多來新高,對國內棉花市場起到明顯帶動作用。之后隨著資金獲利了結,以及美棉價格持續攀升后價格優勢下降,中國、越南、巴基斯坦等國家減少了美棉進口,美棉主力高位回落,給國內棉花市場帶來一定壓力。
4月USDA報告上調2022/23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及期末庫存,本年度全球棉花供需仍然保持累庫預期,歐美經濟衰退對全球紡織需求的沖擊已經顯現,不過二季度后北半球新棉開始播種,美棉減產存在炒作空間,國際棉價預計受到供應端的支撐,二季度大概率延續區間震蕩。
二季度展望:
回顧一季度,棉花市場進入去庫周期,棉價底部重心抬升,呈現寬幅震蕩行情。但下游需求恢復緩慢,旺季特征表現不亮眼。
進入二季度,棉花市場供應端階段性表現相對充足,但市場進入正常去庫周期,去庫壓力有所釋放,且2024/25年度棉花開始進入春播,市場仍存天氣升水預期,棉價底部仍有支撐。因天氣氣溫回升,下游需求略有啟動,市場走貨略順暢,但后續訂單持續性仍有待觀察,紡企開機率維持高位,棉花消費持續,短期或支撐棉價反彈。綜合來看,供需繼續博弈,二季度棉價或寬幅震蕩,底部重心有所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