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歐洲港口碼頭正遭遇大量進口新車擁堵的困擾,這一現象源于汽車市場動態的變化。
據港口、汽車行業和供應鏈高管透露,電動汽車制造商在歐洲市場的銷售速度未能達到預期,成為導致擁堵的關鍵因素之一。同時,一些制造商在沒有后續運輸訂單的情況下提前預訂了海運交付期,導致車輛長時間滯留在港口,無法及時轉移到內陸基地和經銷商手中。
據悉,有些進口的電動汽車已在歐洲港口滯留長達18個月之久。歐洲汽車物流協會的執行董事邁克·斯特金認為,造成擁堵的根本原因是汽車市場在新冠疫情后的復蘇,原始設備制造商重建高水平庫存,而隨后電動汽車產量的激增和小型制造商的涌入,進一步加劇了庫存壓力。然而,最近電動汽車需求的明顯下降導致制造商難以銷售庫存,港口則成為了首當其沖的受害者。
斯特金還指出,歐洲最大的汽車港口安特衛普-布魯日和不來梅港在過去18個月中遭受了嚴重擁堵,除了車輛積壓外,還面臨裝卸工人短缺等勞動力問題。這些延誤給汽車物流行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雖然一些港口發言人表示擁堵狀況并未進一步惡化,但也沒有得到緩解。斯特金認為,紅海沖突對海運班次的干擾為歐洲汽車碼頭提供了短暫的喘息機會,但滾裝碼頭幾乎滿負荷運營,仍需要更多空間來應對庫存壓力。
此外,原始設備制造商正逐漸將銷售模式從經銷商轉變為代理商,這也需要更多的戰略庫存空間。
斯特金警告稱,歐洲港口的擁堵現象尚未結束,庫存正在進行重建,但各地的成交量仍在不斷增加,沒有跡象表明這種情況會減少。在銷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制造商不太可能關閉生產線或減少汽車產量,因此擁堵問題可能會持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