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出口想必很多紡織人都不陌生,不過這兩年,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外貿出口的模式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
與之前走量出口的方式不同,近年來,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服裝紡織品,靠著Shein、Temu等APP,通過跨境電商的方式出海,目前Shein和Temu已經占據了美國消費類APP的前兩名。
高速發展的跨境電商
我們分析海外火爆Temu和Tik Tok等APP,能很明顯地感覺到一條路徑,就是互聯網大廠們背靠中國的產業鏈,在國內這片市場更新迭代,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模式以后再出海,在海外市場進行“降維打擊”,這些全球大火的APP,都是在中國獨有的政策支持引導、市場環境及產業鏈條件下,才能出現的高競爭力互聯網平臺。
而正是這些跨境電商平臺,給海外消費者帶去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牢牢地把握住了他們的需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也在高速增長。
據海關總署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比全國進出口增速高出15.4個百分點。其中,跨境電商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
得天獨厚的產業鏈
跨境電商的高速發展,是互聯網技術進步的結果,同樣也離不開中國獨一無二的產業鏈。
以服裝為例,跨境電商脫胎于“快時尚”與網購,它們和現貨快反模式可謂是絕配。因為現貨快反模式可以讓服裝企業減少備貨庫存壓力,大幅增加服裝款式,更直接獲得消費者反饋,也能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并且不用為過去服裝企業冗余的服裝庫存支付額外溢價,同時受到了商家與消費者歡迎。
雖然有很多好處,但現貨快反對產業鏈的要求堪稱苛刻,不僅需要完備的坯布、印染、后整理、制衣等全產業鏈,還要擁有在多年產業運行過程中積累的大量產業人才及發達的交通物流網絡,其中每一項都需要長時間、大資本的投資建設,他們構成了快反模式中的一個個節點,無論哪個節點有缺失,都無法及時并保質保量地把產品交到消費者手中。
面料現貨超市的興起
為了適應現貨快反模式的變化,市場中面料現貨超市的數量快速增長。面料現貨超市,顧名思義,就是買面料與去超市買商品一樣,直接買現成的面料,方便快捷。
如今越來越多的面料企業開始常備現貨,紡織企業也選擇在現貨發展上做出更多探索與嘗試。
一家主營300T春亞紡現貨的紡企老板表示:“300T春亞紡是市場上使用量最大的品種之一,現貨需求極大,我們就專注做這個品種,在保持質量的同時,準備了3000種顏色,基本的常用顏色我們都有,并通過互聯網平臺擴大影響力,以求獲得更多的客源!
另一家面料現貨企業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專做高品質面料的現貨,并加大研發投入,在部分新品上也能做到快速交貨,快速反應,很多知名服裝品牌都是我們的客戶!
面料企業順應市場變化,不斷開拓進取,也讓消費者擁有更多的服裝款式選擇,進一步促進了跨境電商產業的發展。
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壯大,得益于我國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優秀的市場環境、互聯網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全球獨一份的完善基建與全產業鏈。
雖然規模已經達到了2.38萬億,但跨境電商依然在快速增長中,未來仍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