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棉上沖至100美分/磅后,大量獲利盤兌現離場,盡管USDA3月報告釋放利好,美棉期貨依然跌停;國內鄭棉跟跌不跟漲,下游訂單當前反饋不及預期,棉紗期貨下跌,現貨價格回吐大部分節前節后漲幅。近日,鄭棉維持震蕩走勢,短期新訂單不足為主要影響因素,但棉紡織成品庫存水平尚未對企業造成壓力,季節性需求對當前棉價有一定支撐。3月13日,鄭棉主力合約收于15925元/噸,跌40元/噸,較節后高點16370元/噸下跌445元。
ICE期棉:從漲停到跌停 市場有啥變化?
上周五公布的USDA3月供需報告同時上調了全球棉花產量和消費量,因消費量調增更多,期末庫存環比繼續調減。同時USDA再度下調美棉產量,美棉期末庫存再度下調7萬噸至54萬噸,創歷史新低,報告整體偏向利多。ICE棉花短期內將繼續受到2023/24年度美棉庫存偏緊預期的支撐,但是95美分/磅上方全球紡織企業的采購意愿較低,且多頭離場的意愿明顯,下游對于高棉價接受度一般,因此產業追高意愿仍然較差,短期行情受到庫存偏緊的預期以及資金擾動較大,所以預計ICE棉花可能將回落到90-95美分區間震蕩,價格再創新高的概率不高。
因國外棉價上漲尚未被東南亞紗廠接受,加上年后內銷訂單不及預期,國內紗線短期庫存壓力增加,外盤棉價上漲向內盤傳導的邏輯鏈不通暢。鄭棉-春節后訂單不及預期,市場可能有兩種變化:一種全球訂單不及預期,東南亞紗廠仍不買棉花,外盤棉價向外盤紗價傳導失敗,外盤棉價下跌;一種是訂單仍持續,中國在天氣轉暖、訂單好轉后,逐步消化套保盤,鄭棉順利上漲。
美棉-逼倉條件具備 ICE05強勢維持
所美棉在年前銷售情況良好。由于當前ICE期棉仍具備逼倉條件,短期判斷ICE在05合約強勢維持,關注100美分/磅以上的利潤兌現盤。國內鄭棉市場相對冷靜,但是在15800-16000元/噸區間點價盤集中,疊加ICE強勢,走出獨立下跌行情有難度,更有可能表現為內外棉價差繼續縮窄。
下游:開機率基本恢復 成品小幅累庫
截至3月8日,棉紗廠開機負荷為59.2%,紡企開機率小幅抬升,略低于去年同期。織布廠開機為58.8%,工人基本就位。截至3月8日,紡紗廠原料庫存為25.4天,成品庫存20.1天,原料庫存基本持平,成品累庫。織布廠棉紗庫存為15.4天,原料去庫,但由于織廠新訂單不足,維持隨用隨買,織廠原料庫存維持在15-20天的水平。成品庫存在28.1天,小幅累庫。
棉紗:成交清淡 價格下跌為主
近日,純棉紗市場成交仍無明顯好轉,廣東市場表現尤為清淡,家紡市場表現好于服裝市場,而從各品種表現來看,目前40-60支棉紗仍是表現相對較好的品種。價格以下跌為主,局部大廠出現低價走貨的情況,部分市場價格已經低于年前水平。利潤方面,內地紡C32S常規品種即期虧損1500元/噸;但新疆紡紗利潤在889元/噸左右,維持新疆紗線開機率。
數據來源:紫金天風期貨研究所
棉花高庫存壓力下 警惕消費下滑風險
現在軋花廠的銷售進度尚未過半,繼續上漲也存在較強的套保壓力。如果實際訂單不及預期的話,棉價仍存回調壓力,短期外盤高位盤整,內盤市場震蕩偏弱,需要先消化棉紗庫存壓力。大型軋花廠意向套保區間16500-17000,鄭棉在出現下跌后,軋花廠手中貨源仍在待售狀態,棉花在現貨市場走貨速度不快,基差也難有明顯走強,市場仍在僵持階段。
國內整體紡織產業情況還算穩定,開機率基本穩定,庫存壓力暫時不大,但是下游的原料補庫和對高棉花價格的接受度不高,因為新增訂單情況仍不理想,現有訂單預計能持續到3月底到4月初,市場對下游持續復蘇存在一定的疑問。
永安期貨報告分析指出,當前,國內棉花及棉紗的庫存均維持在較高水平,預計未來數月還將有大量進口棉花抵達港口,因此棉花供應相對充裕,在這樣的背景下,認為在后續需持續關注需求端的風險,一是國內消費是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退坡,二是海外紡服終端何時轉入補庫,以及補庫強度如何,若仍繼續去庫或小幅補庫,對我國紡服出口邊際改善作用將較為有限。若后續需求端出現下滑,本年度積累的較高棉花和棉紗庫存將面臨消化難題,進而對棉價構成下行壓力。總體來看,棉花市場的供需平衡將面臨挑戰,需警惕需求端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