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由張家港棉花商會、張家港保稅區紡織原料市場、東吳期貨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4中國棉花(張家港)論壇在張家港市舉行。來自各地期貨公司、棉花貿易公司、交易市場、紡織企業的各方人士超800人到場,共探棉花市場發展趨勢。
作為保稅區發展專業市場的重要平臺與紐帶,保稅區紡織原料交易市場自成立以來,依托港口物流優勢、區域功能優勢、產業腹地優勢,集聚了以棉花、羊毛、亞麻為主要品種的一大批客商前來投資興業。張家港保稅區黨工委委員陸定峰表示,近年來,受貿易沖突等國內外多種因素影響,棉紡行業受到了較大沖擊。本次棉花論壇是一場行業的“及時雨”,有宏觀經濟形勢的分析、棉花價格走勢的判斷,還有保稅區新的功能政策,對行業人士加強交流、促進發展意義重大。
張家港棉花商會會長肖景堯表示,張家港市棉花商會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以專項講座、專業論壇、學習訪問等為抓手,全力服務行業客戶、全力維護行業氛圍、全力服務經濟建設,不管行情形勢如何變幻,始終堅持“怎么看,怎么辦”的辦會特色,努力打造最接地氣的行業活動,得到了全國棉花行業同行的認可和好評。今后,張家港市棉花商會仍將堅持開放辦會、公益辦會的理念,為大家多提供溝通交流的機會。
隨著企業風險管理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提升,期貨市場和實物現貨市場直接相關聯,與實體企業的現在和未來的生產經營緊密相關,隨著期貨評估體系的不斷豐富,評估覆蓋面的不斷擴大,期貨的功能日漸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期貨衍生品市場。東吳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偉表示,東吳期貨將持續提升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積極為客戶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產品管理服務,聚集棉花產業邁向新臺階,為助力中國棉花行業崛起貢獻力量。
2023年是張家港棉花市場大豐收的一年,進口棉花入區數量達9.93萬噸,較2022年增長104.8%;內貿棉花入區數量達4.89萬噸,較2022年增長133%。會上,金港海關監管科科長馬建峰作“改革發展齊奮進,努力營造更高水平的營商環境”的主題演講,介紹了2023年棉花業務量情況,海關支持棉花通關措施,強調了棉花安全生產。他指出海關支持棉花通關措施主要體現在整報分送、區港聯動、按狀態分類監管三個方面。
在主題演講環節,七禾網創辦人、七禾新資產董事長沈良解讀了國內外宏觀政策;融瑞投資總經理劉鑫講解了2024年Q2和Q3棉花價格驅動要素;廈門國貿紡原有限公司三部總經理鄭圣偉預測了棉紡織市場形勢;東吳期貨財富管理部總經理姜興春講解了涉棉企業如何利用棉花期權管理風險;江蘇易棉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交易部總經理李濤介紹了“易棉購——大數據看市場”;卓創資訊棉花市場部資深分析師高飛堂介紹了棉花市場價格走勢及后市展望;東吳期貨有限公司產品金融部經理陳文舉介紹了“東吳期貨——期現通產品”。
在“香山論劍”環節,圍繞“中國棉花進出口形勢和展望”主題,張家港市棉花商會會長肖景堯、中國棉花信息網總經理張曼、河南同舟棉業公司總裁黃紅雨、上海棉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文龍、常州科騰紡織原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建華等就當前棉花市場行情和后市研判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圍繞“棉花市場多空邏輯辨析”主題,中基石化高級研究員余翠霞,江蘇華強集團總經理助理、采購部部長童星,南通銀帥紡織董事長施永輝,香港恒豐集團董事長施金龍等深度剖析了多空因素、價格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