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PTA積累庫存,主因是2023年是PTA擴能的巔峰之年,雖然下游聚酯也有千萬噸擴能,但難以消化PTA供應增量。其中2023年下半年PTA社會庫存增速加快,主因是5-7月投產了500萬噸PTA新產能,下半年PTA社會庫存整體處于3年內同期高位。
擴能巔峰之年 產量創新高
2023年新增PTA產能1250萬噸,疊加2022年12月下旬投產的250萬噸PTA新產能,產能明顯增長,帶動了PTA產量創歷史新高。2023年PTA年度產量6305.7萬噸,同比上升18%,產量增速也創近年內的新高。
按月度產量來看,2023年PTA月產量呈現震蕩上升趨勢。其中年內低點在1月,1月由于生產虧損幅度加大且處于傳統需求淡季,PTA裝置減產、檢修增多,導致PTA產量偏低。年內月產量高點在12月,一方面是由于11月PTA裝置減產較多推動PTA加工費反彈,一方面是11-12月份有250萬噸PTA新產能投產,且此前投產的新產能在12月份也運行平穩,預估PTA月產量創歷史新高。
下游聚酯擴能創記錄 需求同比增速14%
2023年也是下游聚酯擴能的巔峰之年,全年聚酯新產能超過1000萬噸,年內聚酯月產量5次刷新歷史新高,對PTA消費增量明顯。預估2023年聚酯及非聚酯領域的PTA消費量共計5797萬噸,同比上升14%,較大程度的抵消了PTA供應增量的壓力。
分月來看,月度聚酯產量低點在2月份、高點在12月份,這與PTA月產量的高低點時間接近。2月聚酯產量處于低點,主因是春節假期沖淡市場行情,終端織機開機率降至年內冰點,需求自下而上負反饋,聚酯工廠減產為主,另外2月自然日僅28天,所以2月聚酯產量較低,甚至低于2022年同期。12月聚酯月產量處于高點,主因是聚酯新產能持續投產,且終端織機開機率高于往年同期,聚酯庫存整體不高,聚酯工廠維持偏高開工負荷。
預估2023年PTA出口量再創歷史新高,1-11月PTA出口量329.1萬噸,同比增加2.7%。1-11月月均出口PTA29.9萬噸,12月出口量可能略低于1-11月的均值,預估2023年全年PTA出口量357萬噸左右,同比上升3.5%。PTA出口量創新高的主因是國外老舊PTA裝置偏多,部分老舊裝置運行不穩定,而國內大型PTA裝置持續投產,一體化產能配套增強了PTA企業的綜合競爭力。2023年PTA出口增速放緩的主因是印度BIS問題,上半年印度一度是我國最大的PTA出口貿易伙伴,但下半年我國出口印度的PTA數量斷崖式下跌。
預估聚酯擴能速度下降 PTA積累庫存
預估2024年需求增速下降:2023年聚酯擴能創記錄,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聚酯產品生產利潤下降或生產虧損幅度擴大。伴隨著產能基數擴大,2024年聚酯企業新產能投產可能要側重考慮聚酯理論盈虧預期。2023年實際投產聚酯產能較多,其中部分為2022年延期的項目。2017-2022年數據顯示,聚酯實際投產產能占計劃投產產能的50%-60%。
2024年計劃投產聚酯產能937萬噸左右,由于部分聚酯產品利潤堪憂,預估2024年投產聚酯產能467-562萬噸之間,較2023年明顯下降,對PTA消費量增速也將明顯回落。另外非聚酯領域的來看,2024年沒有太多的擴能計劃,無法給與PTA較大的消費量增量。
預估2024年PTA出口量增速有限,雖然近年全球PTA擴能集中在中國,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強化了PTA出口的競爭力,但由于國外的外部阻力仍在,國外買家議價能力提升,且目前來看國內龍頭PTA企業都在積極拓展PTA海外市場,近年出口PTA美金價格中的“α”值不斷下降,或抑制2024年中國PTA出口增速。
預估2024年PTA供應過剩:雖然2024年計劃投產的PTA新產能大概率只有寧波臺化150萬噸、儀征化纖300萬噸,但由于2023-2024年共計新增PTA產能1700萬噸,2023年投產的1250萬噸PTA新產能帶來的實際供應增量將在2024年徹底釋放,所以2024年PTA實際供應壓力較大。由于2024年PTA企業官宣的檢修計劃有限,預估2024年計劃外的PTA裝置檢修、減產將增多。
2024年開新停舊或一定程度上緩解PTA供應壓力。雖然2023年PTA年均加工費337元/噸導致PTA企業生產虧損為主,但為維護市場份額,PTA企業多盡量維持正常生產。2024年PTA低加工費難以修復,成本壓力偏大的部分PTA裝置可能長期停車或間歇性開車。PTA行業產能趨勢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型的方向發展,大型PTA新裝置集中投產,拉低了中國PTA行業的加工費均值,加速了落后產能淘汰,預估2024年部分單套裝置產能在150萬噸以內的裝置將面臨長停的壓力。開新停舊將降低PTA產量增速,預估2024年PTA產量上升6.6%至6725萬噸,預估2024年PTA過剩125-155萬噸,PTA社會庫存再創新高。
綜上所述,預估2024年下游消費量增速放緩,PTA供應過剩,PTA社會庫存新高。同時PTA行業開新停舊為主,老舊PTA產能占比下降,大型PTA新裝置占比上升,將提升中國PTA行業的整體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