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年度結束,聚酯行業今年的投產情況怎么樣呢?數據顯示國內聚酯行業新增產能合計1141萬噸/年,較去年同期增加579.5萬噸/年,同比增幅103%。
這也正符合了年初行業內對聚酯投產的預期,相較于過去幾年在400-500萬噸附近的年度投產量,2023年有了明顯提升。
產能提升,價格難漲
紡織行業近年來供需矛盾凸顯,產能過剩問題嚴重。但是在聚酯產能的投產中,占有最大份額的依舊是滌絲類產品,占據投產份額的58%.
自從2023開年以來,全球不是通脹就是消費水平降低,紡織市場也受到牽連,形成了內貿卷價格,外貿難接單的情況。
訂單缺失嚴重,導致上下游產能過剩嚴重。各方壓力聚集下,訂單報價困難加之庫存貶值,共同抑制下游加彈和織造工廠生產積極性。
因此織造企業原料消耗量下降,聚酯工廠出貨壓力加大,導致滌綸長絲市場易跌難漲,曾經“買漲”的法寶完全失靈,促銷才能觸動人心。
成本支撐,只為促銷
近期,由于紅海事件,油價也被帶動上升,滌絲也借勢小幅上調了價格,但是上調的腳步卻是比較謹慎的,基本50元/噸左右。
而也正是這次成本端的突然上漲,直接給滌絲打了個措手不及,本來已經逐漸修復的現金流,再次陷入虧損。
此前,去年11月的時候,滌絲價格幾乎連漲一月,才扭虧為盈給12月的促銷奠定了不錯的基礎,現在的情況極其相似。
雖然現在下游沒有很大的需求,但是趁現在趕緊漲價,把現金流拉一拉,這樣才能在織造企業春節放假前,開啟最后一波年終大促銷。
織造市場,訂單缺失
相比較聚酯端,織造市場今年的產能溢出更為嚴重,通過數據監測,我們可以發現,2023年以來江浙地區的坯布庫存就一直處于高位,難以下降。
不少老板反映現在年底了,都在拋貨賣布,去掉點庫存,迎接2024年的行情。不然只能生產庫存,甚至都沒有流通到貿易商的手里更不用說進倉到印染廠里了。
但是與坯布不同的是印染的特點是染完了就定型了,必須快一點賣出去,所以產業鏈中端風險較大。這和處在更基礎端的白坯布產品是不同的,白坯布還處在原料階段,如同一張白紙,早一點、晚一點賣出去都無妨,運用面更寬。
從監測數據可以看出,由于臨近年末,下游織造企業開機率有小幅下滑的趨勢。訂單也處于收尾階段,尤其是滌絲價格近期小幅上升,織造企業下單情緒更加謹慎。故開機率偏低,在73.2%。
總得來看,由于聚酯產能的擴張,下游市場需求不足,滌絲價格整體易跌難漲,雖然前幾日跟隨成本端有所上漲,但是隨著近日成本端的回落,以及春節假期的臨近,年前來看,滌絲價格還是易跌難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