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過去數年的高速擴張后,目前國內聚酯行業供需錯配的矛盾日益凸顯,今年上半年擴張速度明顯放緩。
從產能新增情況來看,在經歷了去年高速擴張后,目前國內聚酯行業供需錯配的矛盾日益凸顯,今年擴張速度明顯放緩。
據金聯創數據統計,2024年1-6月國內聚酯共計新增產能320萬噸,與2023年同期相比,下滑26.61%。經歷去年聚酯行業的集中投產后,行業新增產能的腳步較去年明顯放緩,今年上半年的這個投產產能,接近2018-2022年的平均投產產能。
滌綸長絲產能增長接近停滯
近年來,我國滌綸長絲產能規模持續擴大,根據數據,2023年,國內滌綸長絲產能為4316萬噸。2019年以來以桐昆、新鳳鳴為代表的龍頭公司在國內民營大煉化投產高峰期背景下大幅擴充產能,國內滌綸長絲產能快速增長,尤其是近兩年將新增840萬噸產能。其中2019年新增380萬噸、2020年新增227萬噸、2021年新增244萬噸、2022年新增393萬噸,2023年新增467萬噸。過去五年累計投產1500余萬噸,期間落后產能及政策因素影響退出產能200余萬噸,產能復合增速依舊維持7.6%高位。
但至2024年上半年,新增的聚酯產能中,聚酯瓶片新增產能第一,共投產187萬噸,占總投產的81%,成為今年上半年的主力投產產品;滌綸長絲在經歷去年的高速擴張后,今年產能增速明顯放緩,上半年僅嘉通能源一套裝置投產,且為2023年底投產,2024年初正常生產產品運行,國內聚酯行業投產產能明顯逐漸向聚酯瓶片轉移。
產能集中提升議價能力
近一個月來,聚酯大廠拉升滌絲價格引起了下游一片波瀾,而他們拉升滌絲價格最大的底氣就是超高的產能集中度。
在過去的一輪投產潮中,國內六家聚酯龍頭在新增產能中占比達到九成以上,目前行業集中度進一步增強。
行業同時也是龍頭上市公司的CR6(桐昆、恒逸、盛虹、恒力、榮盛、新鳳鳴)在聚酯產業鏈基本占據了超80%的市場份額,且龍頭企業基本包攬整個行業的新增產能,預計未來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對下游客戶的議價能力較強。
隨著國內滌絲本輪投產周期基本結束,國內滌絲產能格局已基本塵埃落定。
投產重心轉向瓶片
從投產地區來看,今年國內聚酯新增產能多集中在傳統產能集中地區之外。遼寧由于恒逸大連切片裝置和逸盛大化瓶片裝置的投產,在上半年國內聚酯新增產能中占比最高。而江浙地區產能投放力度明顯放緩。而新疆上半年整體投產產能水平尚可,東北、西北等區域聚酯裝置投產不斷增加,成為我國聚酯行業新的產能增長地區。
后期來看,2024年下半年中國聚酯產能仍不斷增長,且聚酯瓶片仍是主力產品,預計新增產能約385萬噸,但隨著市場趨于飽和,市場規模增速也開始逐漸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