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花網專訊:12月第一周,正當國際棉花市場持續低迷之時,ICE棉花期貨突然抖擻精神,主力3月合約一躍而起,重新回到82美分附近。本次棉價上漲雖然有些意外,但從以往的經驗看,ICE期貨大部分情況下會在感恩節前后觸及全年低點,之后逐漸向上發展,多數情況下在次年3-5月達到高點。從今年的情況看,感恩節前后的確出現了兩個低點,之后的走勢比較符合歷史長期移動特征。
當周,ICE期貨12月合約結束交易,總計832張交割單全部被一家大棉商悉數接收。與此同時,ICE期貨登記庫存驟減,從之前的8萬余張減少到6000余張,而且倉庫地點在加爾維斯頓,業界猜測將用于美棉出口裝運。上述技術因素引發市場對美棉需求增加的猜測。盡管上周的美棉出口簽約量大幅下降,但仍未能阻擋棉價上漲。數據顯示,12月7日棉價飆至漲停之時,ICE持倉量猛增2萬余手,達到19.6萬手。國外期貨公司分析,可能有部分投機空頭逢低建倉。
備受關注的USDA供需預測于上周五發布。本月報告將美棉產量下調了31.4萬包,至1280萬包,主要原因是得州產量減少了50萬包。報告的重點是全球消費量下調了160萬包,而且期末庫存環比增加90萬包。總體上看,本月報告雖然顯示美國基本面情況改善,但由于全球供應增加,總體上有偏空影響,ICE期貨在報告發布之日也回吐了前日的部分漲幅。
上周五美國勞工部發布了最新就業數據,11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達到19.8萬,超過市場預期的18萬,也高于上月的15萬,表明美國勞動力市場仍然強勁,此前市場對通脹緩解以及美聯儲降息的預期有所減弱,當日美元應聲上漲,而美股隨之下跌。由此看來,過早為美聯儲的政策預設道路不成熟,宏觀環境進一步改善還需時日,在這種情況下,棉花消費繼續復蘇仍面臨不小的阻力。
根據以上情況判斷,國際棉價雖有一定抬升,但80美分仍是主要的交易中樞,美棉仍需要在該價位獲得持續的出口動力。隨著新年的臨近,現階段ICE期貨盤面并不悲觀,但在宏觀環境和消費形勢真正好轉之前,棉價上行和下行空間應當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