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反轉!11月1號還在穿短袖,11月7號又刮起了大風,沖鋒衣、夾克、棉服都開始出場了!氣溫一下就從夏天將至冬天,真的非常刺激。但也因如此,冬季服裝的銷量開始好轉。靠天吃飯的紡織人迎來了曙光!
01氣溫驟降,羽絨服爆單
中央氣象臺發布了暴雪橙色預警、寒潮藍色預警和大風藍色預警,內蒙古東南部、東北地區中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0~14℃。這樣的低溫天氣,讓人不得不增添衣物,尤其是羽絨服,成為了很多人的首選。各大服裝品牌的主力產品一夜之間由單薄的短袖、衛衣等產品轉變成羽絨服、羊毛大衣等御寒產品。
目前又正值一年最大的電商購物節“雙十一”,銷量本就比平時多,天氣轉涼更是為羽絨服的銷量加持。數據顯示,天貓雙11第一波開售,羽絨服爆賣500萬件,而在降溫預警發布后,11月3日當天羽絨服銷量翻番。11月4日~11月6日,淘寶服飾羽絨服女裝銷量同比增長超55%,購買人數同比增長80%。
羽絨服的銷量在近期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不少商家表示,今年的羽絨服在顏色、材質和款式上都有了較大變化,時尚款更為流行,品質更好的鵝絨羽絨服成為銷售的主流。但是,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羽絨服的拿貨價普遍也有所上漲,一些品牌的羽絨服甚至漲價了20%以上。
02羽絨服面料卻依然滯銷
羽絨服銷售火爆,可并未影響至下游面料端,坯布市場銷售氛圍依然冷清。據一位織造企業負責人表示:“終于盼來了降溫,可坯布依然走貨不暢,絲毫沒有影響啊!”
按照下游服裝面料的生產規律,8-9月就已經在布局秋冬產品了,冬季訂單一般在春季就已經生產完了。今年的冬天來得比以往晚,服裝店上新的速度也比以往慢了,大部分門店主要在以薄款的秋裝為主。做好的冬裝全部在倉庫,市面上流通的太少。因此即使目前羽絨服銷售火爆,要等到服裝廠補單還有一定的時間滯后性,并不會立刻傳導至下游。
另一方面,羽絨服行業因為貨值高,多數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難得出現尷尬或者信用支付的情況;一些品牌表示,雖然一件羽絨服賣1000快左右,但是成本要在900多。占用的資金非常大不說,也有賣不出出去的風險,所以早在幾年前,服裝廠都改變了下單模式,賣多少補多少,不會大批量囤貨。加之羽絨服的庫存本就很高,多少會把以前的老款再拿到市面上銷售。
雖然天氣終于讓人得償所愿的降溫了,可對于冬裝面料的銷售又能起到多少推動作用還不好說。并且天氣變化的速度比人翻臉還快,想要抓住這波行情并不容易。所以,既怕冷凍不來;同時,又怕冷凍亂來的矛盾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