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經濟受到多重沖擊,需求持續低迷。外需不振、地緣政治等因素對各國外貿發展帶來較大考驗,大部分國家的進出口數據因此出現不同程度萎縮...
2023年全球貿易增長預測“腰斬”
近日世貿組織(WTO)“腰斬”對2023年全球貿易增長的預測,預計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增長0.8%,不到4月份預測(增長1.7%)的一半。
WTO在5日發布的最新貿易預測中解釋道,由于2022年第四季度開始的全球貿易持續低迷,WTO經濟學家對2023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的預測有所縮減。
同時,WTO預計2024 年全球商品貿易增長為 3.3%,仍與之前的估計基本持平。WTO還預計,按市場匯率計算,2023年全球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增長2.6%,2024年將增長2.5%。
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全球經濟增長預計將放緩至2024年年底,其7月份的觀點比4月份的預測略微樂觀。IMF預計,全球實際GDP在2023年和2024年將分別增長3.0%。
全球貿易放緩!
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貿易和產出突然放緩,其原因是美國、歐盟和其他地區感受到了持續通脹和緊縮貨幣政策的影響,這些事態發展疊加地緣政治因素,給貿易前景蒙上了陰影。
WTO預期今年貿易增長為0.8%,GDP增長為2.6%,明年貿易增長為3.3%,GDP增長為2.5%。這意味著,今年的貿易增長將慢于GDP增長,但明年的貿易增長將快于GDP增長。WTO解釋道,鑒于對商業周期敏感的投資和耐用品在貿易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大,這種波動并不罕見。
WTO表示,貿易放緩似乎具有廣泛的基礎,涉及許多國家和各種商品,特別是某些制成品類貨物,如鋼鐵、辦公和電信設備、紡織品和服裝等。
WTO并在報告中表示,通脹和商品價格會對區域貿易量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2023年上半年,北美洲是所有地區中出口增長最快的,同比增長 5.4%,緊隨其后的是南美洲(1.4%)、非洲(0.9%)、歐洲(0.5%)、北美洲(0.5%)、南美洲(1.4%)和非洲(0.9%)。WTO表示,亞洲的出口增長預計將在下半年轉為正增長,而歐洲的出口增長預計將轉為負增長。
在進口方面,亞洲在2023年上半年的進口同比下降了2.3%,但中國的進口卻實際增長了2.0%。其他亞洲國家中,馬來西亞同比下降5.6%。泰國同比下降10.3%等。與此同時,美國進口和歐盟進口分別下降了3.7%和4.0%。
此外,WTO表示,貿易放緩似乎具有廣泛性,涉及眾多國家和多種商品。WTO并預測,2024年,伴隨著緩慢但穩定的GDP增長,貿易增長應會回升。不過,WTO也警示道,供應鏈分化的跡象開始顯現,這可能會威脅到2024年相對樂觀的前景。
美線、中東線、東南亞線等多條航線爆艙
多名貨代人士透露,雖然有多方向航線爆艙,但這基本上是班輪公司減少船舶運力投放的原因。“班輪公司希望推漲明年的(長協)運價,因此在年底紛紛縮運力抬運價。”
有貨代人士進一步表示,由于此次爆艙是人為制造的,因此爆艙并非真正的貨量變多。至于目前的爆艙程度如何,該貨代人士透露:“只是比正常爆一點點,并沒有爆太多。”
美線方面,除了班輪公司減船減艙位的原因之外,前述貨代人士表示,還有美國黑五和圣誕節貨主需求集中的原因。“往年美線黑五、圣誕節出貨大多在7-9月旺季,但今年或存在貨主觀望黑五、圣誕節消費情況,以及目前從上海出發至美國有快船(運輸時效短)的因素,有所延后。”
從運價指數來看,上周(10月14日-20日)也有多條航線運價上漲。據寧波航交所,上周海上絲綢之路指數之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NCFI)報653.4點,較上周上漲5.0%。21條航線中有16條航線運價指數上漲。
其中,北美航線運輸需求有所恢復,班輪公司大面積臨時停航,即期市場訂艙價格小幅上漲。NCFI美東航線運價指數為758.1點,較上周上漲3.8%;美西航線運價指數為1006.9點,較前一周上漲2.6%。
此外,中東航線也因班輪公司嚴格控制運力,艙位緊張,導致即期運價市場訂艙價格持續大幅度上漲,NCFI中東航線指數為813.9點,較前一周上漲22.3%。紅海航線則因月底市場出運貨量明顯恢復,報1077.1點,較上周上漲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