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4月起,日本對自中國進口的紡織品的關稅稅率降至8%,比RCEP未實施之前下調了1.1個百分點。2022年4-12月,我們公司對日本出口共完成了RCEP原產地簽證1094份,出口金額為4778萬美元,共為客戶節省關稅52萬多美元。RCEP給客戶帶來了實惠,也成為了我們和客戶價格談判的有利條件。”近日,在河北省雄安新區舉辦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穩鏈固鏈系列專題培訓——紡織服裝產業專場培訓上,南通東潤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潤公司”)副總經理湯永榮分享了企業充分利用RCEP政策紅利,合理布局紡織服裝跨國生產,促進外貿出口的經驗。
1、促進出口成效顯現
“RCEP形成的一體化大市場對區域經貿合作的促進作用已經初步顯現,高質量實施RCEP對紡織行業穩鏈固鏈具有重要意義。未來RCEP各成員國關稅減讓承諾逐步落實到位,將為我國企業的出口增長開拓新的空間,在更大范圍和更深層次參與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創造新機遇。”商務部國際司副司長趙春峰表示。
RCEP協定于2012年11月份啟動談判,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2023年6月2日,RCEP對菲律賓生效,標志著RCEP協定對15個成員國全面生效,全球最大的自貿區進入全面實施的新階段。
在由商務部主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國紡聯”)承辦的此次培訓會上,中國紡聯副會長徐迎新表示,隨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的全面生效,為促進區域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推動地區經濟協同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現階段RCEP成員國每年紡織品服裝出口額超過4300億美元,約占全球紡織服裝貿易比重的48%。目前全球化纖產量的80%、棉紗總產量的55%以及羊毛總出口量的50%都是來自RCEP成員國。RCEP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主要的紡織纖維生產基地和服裝的加工制造基地。
趙春峰表示,高質量實施RCEP對紡織行業穩鏈固鏈具有重要意義。RCEP構筑起我國最大的海外市場,有助于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向更大范圍拓展;打通了區域的市場堵點,有助于區域產業鏈、供應鏈更加暢通融合;促使區域內生產分工合作調整,有助于區域產供鏈的布局不斷優化升級。
“2022年是RCEP協定生效實施的第一年,我國對其他14個RCEP成員國出口紡織品服裝超過950億美元,同比增長9.3%,高于行業對全球出口增速6.7個百分點,約占全年紡織業對外貿易總額的30%。無論是紗線、面料,還是服裝和紡織制品等,對RCEP國家的出口增速均高于同類產品對全球出口增速。進口方面,我國每年自RCEP地區進口的紡織品服裝金額占我國從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的比重高達45%,其中既包括東盟的服裝、日本和韓國的功能性纖維材料和產業用紡織品,也包括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羊毛等優質原料。”徐迎新表示,在RCEP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的作用下,今年前8個月,我國紡織行業對東盟部分國家,例如對新加坡的出口同比增長了36%,對馬來西亞、文萊等國的出口也在持續擴大,為促進行業外貿增量提質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RCEP協定正式生效后,各成員國在分享市場、發揮經濟互補優勢、合理配置資源要素等方面具有廣泛的共同利益,進一步降低了投資的門檻。2022年,中國紡織行業對RCEP國家直接投資金額同比增長32%,其中對柬埔寨、印尼等國的投資額增長了2至3倍。徐迎新表示,今年8月,中國紡聯發布了《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行動綱要(2022-2035年)》,提出行業將以高水平自貿區體系為基礎,有序推進全球化生產網絡體系建設,構建更加穩定暢通、基于比較優勢的紡織服裝生產加工基地,增強RECP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提升我國紡織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性和韌性。
2、多措并舉把握機遇
RCEP協定包含20個章節,四個市場準入承諾表,文本多達1.4萬頁。這份沉甸甸的協定能否真正發揮作用,激發市場活力和發展的內生動力,關鍵還取決于廣大企業對協定的理解和應用。
趙春峰表示,商務部等6部門2022年聯合印發的《關于高質量實施RCEP的指導意見》,對各地、各行業和企業把握RCEP機遇、分享政策紅利提供了全面的指引。
以廣西為例,在全國率先制定了《廣西出口RCEP零關稅優勢商品清單》《廣西進口RCEP零關稅優勢商品清單》《廣西優勢產業貨物貿易降稅商品清單》“三張清單”,為企業進出口貨物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時,還組織編制了8個試點企業的RCEP實施應用方案,“一企一策”幫助企業精準用好協定的優惠政策,更好開展對外貿易投資合作。
河北精心搭建了RCEP的公共服務平臺,通過“RCEP冀之窗”微信公眾號宣傳推廣自由貿易協定政策,介紹RCEP知識,發布RCEP的信息資訊,實現了優惠貿易協定政策隨手可查。河北省商務廳副廳長任會君介紹,河北省委、省政府搶抓RECP機遇,推出20條具體服務措施,全方位幫助河北企業拓展深化RCEP成員國的貿易投資合作。
趙春峰表示,通過加強政策對接,推動RCEP的高質量實施,今年上半年,我國企業在RCEP項下享受進口貨值減讓稅款10.7億元人民幣,享受其他成員關稅減讓19.1億元人民幣,有效幫助企業降低了貿易成本。
湯永榮談到,在RCEP生效初期,公司參加了南通商務局組織的培訓,學習如何申領原產地證,對比中國和柬埔寨申領原產地證的成本、時效等具體情況,感到中國申領原產地證操作方便,速度快,零費用,增強了企業用好RCEP政策的信心。“在日本對我國實施降稅初期,我們選擇性地挑選了部分客戶進行嘗試,在2022年1-3月共完成了RCEP原產地簽證183份,出口金額是546萬美元。這期間,日本紡織品的進口稅率從9.1%降至8.5%,由此為客戶節省關稅32700美元。之后我們不斷積累原產地簽證的經驗,也初步嘗到了RCEP政策帶來的紅利。
3、穩鏈固鏈潛力巨大
如何學好用好RCEP規則?商務部國際司副處長、二級調研員魏青建議,首先,提高使用自貿協定的主動意識,將利用好RCEP自貿協定融入企業的長期戰略規劃;其次,研判鎖定RCEP帶來的關稅優惠機遇,針對性擴大出口,節省進口成本;第三,吃透用好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深度參與產業鏈供應鏈動態調整;第四,把握RCEP投資開放新機遇和營商環境優化帶來的利好,“走出去”開拓區域市場;第五,積極對標國際的先進產業水平,持續增強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本領。
隨著RCEP的生效實施,RCEP成員國之間90%以上的貿易將實現零關稅。在RCEP的框架下,中國和日本之間首次建立了自貿伙伴關系,這個歷史性的突破,也是我國與世界排名前十的經濟體第一次建立自貿伙伴關系。日本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的重要出口市場,RCEP生效以前,我國出口至日本的大部分服裝,紡織服裝產品的稅率在4%-13%之間。根據RCEP的降稅安排,這些進口關稅將被逐年削減,直至降為零。
RCEP的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是協定的最大亮點之一。如何用好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也是紡織企業充分享受RCEP政策紅利、深度參與產業鏈供應鏈動態調整的關鍵所在。
按此規則,一國的商品出口到其他RCEP成員國時,凡是來自RCEP區域的中間品、零配件都能計入原產地的增值標準,這將大大降低企業享受優惠關稅的門檻,使更多商品有機會享受到關稅減讓,為從事中間品生產的企業創造一個非常好的條件。趙春峰表示,企業要抓住這個累積規則帶來的機遇,加大原產地的累積政策的使用力度,擴大產業鏈中的中間品的生產規模,加大RCEP區域內的投資和生產布局,充分享受區域內產供鏈整合帶來的政策紅利。
對此,已在越南投資建立針織服裝加工廠的青島即發集團感受很深。在RCEP協定生效以前,公司為了能夠享受日本給予越南原產地針織服裝的關稅優惠,只能從越南當地采購面料,即便中國工廠生產的面料在質量、價格等方面均優于越南產的面料也無法使用。在RCEP生效后,公司在越南的工廠使用中國的面料,會被認定為是原產國原產的原料,可以憑借越南簽發的RCEP原產地證書,在產品出口日本時享受零關稅的待遇。得益于RCEP協定的實施,公司主動調整產供鏈,每年新增對東盟出口面料2166萬元,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趙春峰建議,企業要積極行動起來,抓住RCEP貨物貿易降稅帶來的紅利;用好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深度參與產供鏈的動態調整;努力挖掘服務業和投資擴大開放帶來的商機,不斷推動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借助RCEP完善營商環境帶來的利好,增強企業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