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嘉興,有一個面積不足55平方公里的小鎮,這里常住人口不到13萬人,卻聚集了毛衫行業從業人員7萬余人,有8座大型毛衫市場,毛衫年交易額達200億元,產品除銷往全國各地,還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外貿出口交貨值達10億元以上。
這個小鎮,就是位于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的洪合鎮。
從4臺橫機到200億元市場
“洪合的毛衫產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從最初僅有4臺針織橫機,到成為年交易額達200億元的國內外知名毛衫產業集群,洪合用40多年的時間爬坡過坎。”在日前舉辦的2023年第十二屆中國(洪合)毛衫文化節上,洪合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朱效梁談道。
據朱效梁介紹,1988年,洪合羊毛衫市場正式建成投入使用,所有店鋪不到3天就被“一搶而空”。隨著洪合羊毛衫產業不斷發展、市場不斷擴大,洪合毛衫市場的規模也不斷擴張,大大、新南、丹紅、聯銷等專業市場相繼開工建設并投入運行,聚集了羊毛衫門市部及毛紗門市部4000多家,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羊毛衫專業批發市場之一。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早在1993年,洪合羊毛衫市場就迎來了交易高峰期,高峰時日客流量達2萬余人次,日成交羊毛衫10萬件以上,當時全年市場成交額就高達8.15億元,名列全國百強市場工業品市場第30位,羊毛衫專業市場第一位。”朱效梁說。
進入21世紀,洪合鎮著手產業規劃布局,一個以生產各類針織毛衫為主的工業園——毛紡城,在洪合規劃并建設成功。2005年初,位于洪合的“嘉興毛衫業科技創業園”正式立項,2006年,該創業園被浙江省中小企業局、浙江省鄉鎮企業局認定為浙江省小企業創業基地,洪合也成為了聞名全國的毛衫名鎮。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洪合以PPP形式實施毛衫產業升級項目“毛衫電商眾創基地”建成,洪合首個精品毛衫市場自建線上B2B平臺“毛衫匯”也在這一年上線,洪合的毛衫產業自此走上了“數字化”發展的快車道。此外,2019年洪合精品毛衫產業園完成建設,洪合的毛衫產業又在品牌化發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以加工產業培育交易市場,以區域中心市場驅動加工業規模化聚集,以規模化聚集塑造產業全要素協同發展生態、推動產業升級,從“賣全國”到“賣全球”,一根紗線,串起洪合毛衫產業發展壯大的歷史脈絡,也凸顯著洪合獨特的產業優勢。
“如今的洪合,已經是全國著名的毛衫加工制造基地、毛衫集散中心、外貿出口基地和電商供貨基地,擁有相互支撐協作的完整產業鏈,是長三角地區極富活力的紡織服裝產業基地。”朱效梁說。
抱團發力搶抓數字化機遇
近年來,除了在加強國內市場合作上持續發力外,洪合鎮還致力于進一步擴大“朋友圈”、升級“云服務”,掀起了“走出去”、拓市場的新一輪熱潮。
以洪合眾創毛衫精品市場為例,依托其發起建立的毛衫行業S2B互聯網協同平臺“毛衫匯”,打造了“眾創數字化供應鏈”項目,該項目配備了面積達4000平方米的選品中心、10個共享直播間、3個陪跑培訓直播間以及3000平方米的實體倉和發貨中心,為洪合全鎮毛衫生產企業和經營戶提供直播銷售服務。數據顯示,2022年,“毛衫匯”平臺交易額超7000萬元。平臺建立至今,累計總成交量達3億件,入駐企業(商戶)2000余戶。
“數字化轉型將在更多實體領域展現其價值,幫助企業提高效率,推動企業創新。隨著數字化、互聯網化、智能化的深入發展,各領域將涌現更多創新型企業和項目,為社會帶來更大的活力和創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任興洲說,要進一步規范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實體經濟通過平臺經濟進一步修復產業鏈供應鏈,產需精準對接,促進國內大循環和國際國內雙循環。
打造“毛衫匯”平臺,是洪合鎮做強毛衫富民產業的關鍵一步。2017年,洪合鎮依托毛衫商會打造“毛衫匯”平臺,建立“云倉+云播+云品”的數字化直播供應鏈服務,實現抱團發力。
“‘毛衫匯’利用洪合毛衫企業抱團產生的貨源優勢,對接全國各地的網紅資源,讓小企業也能觸‘電’上網。”洪合毛衫商會會長姚明良說,“毛衫匯”引入行業標準,建設選品中心,嚴格把控準入產品的品質,以此促進“銷得好”和“產得優”的良性循環。
“去年8月份,數字化云倉供應鏈項目落地洪合,今年不管是系統上,還是客戶的資源上,我們進行了優化,將通過系統整合全國的網紅擴大對外銷售。預計今年的銷量會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姚明良說。
每天打開手機開直播,如今成了洪合很多毛衫企業重要的日常工作。嘉興市心意服飾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借助“毛衫匯”平臺與專業的直播團隊達成合作,每次直播的銷量都在3000件以上,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經營業績。
“接下來,洪合要進一步推動毛衫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支持企業對外采購或自主研發自動裁剪、吊掛等毛衫數字化生產設備,加強工業互聯網、工業機器人、大數據等智能制造技術的應用。大力推動毛衫印染加工關鍵技術升級,發展高效低耗及短流程印染技術等,優化毛衫面料的品種品質和生產效率,降低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推進綠色毛衫紡織材料的設計開發,建設綠色毛衫工廠。”朱效梁說。
臨空借“機”打響海外區域品牌
今年4月14日,嘉興全球航空物流樞紐項目開工。項目建成后,將大力促進嘉興臨空經濟的發展,有力推動城市能級提升。在嘉興臨空經濟的輻射下,洪合傳統毛衫產業將迎來提檔升級,洪合毛衫品牌也將進一步走向國際舞臺。
朱效梁說,在洪合毛衫從“豐衣“到“富民”蝶變的道路上,嘉興機場的建設為洪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據了解,作為臨空經濟核心的嘉興機場飛行區指標等級為“4E”級,預計到2035年,年客運量可達到400萬人次,貨運量達到120萬噸,成為國內主要的空中貨運樞紐。
嘉興市秀洲區委書記徐鳴陽表示,洪合鎮將緊抓嘉興臨空經濟發展給毛衫產業帶來的新機遇,積極探求產業發展新方向、新路徑,持續擴大在全國紡織服裝產業中的影響力、在國際市場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集聚毛紡優勢資源,推動毛衫產業集群發展模式改善和全行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
“未來,洪合的毛衫產業發展,一要堅持特色發展不動搖。洪合毛衫是幾代人不懈努力奮斗才形成的特色產業,區域品牌的影響力享譽世界。二要堅持品牌化發展不動搖。要持續創新產品研發設計,提升產品品質,提高品牌整體水平。三要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不動搖。在新一輪技術革命浪潮中不掉隊,推動中小企業向價值鏈中高端邁進。四要堅持綠色化發展不動搖。同時還要加強區域協同、產業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秘書長夏令敏說。
“洪合的毛衫產業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專業化、特色化,是世界級產業集群。在發展過程中,要立足自身優勢,找到差異化、專業化、特色化的突破口,以廣闊的國際市場為目標,借助臨空經濟發展機遇搶抓國際市場。”工信部消費品司紡織處副處長縱瑞龍說。
“毛衫產業也可以讓嘉興以及洪合的臨空經濟更有內涵。”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副會長徐建華說,“臨空經濟和時尚經濟應該形成互為支撐,互為特色,互為亮點,并由此打造洪合一體多面的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第十二屆中國(洪合)毛衫文化節上,洪合眾創供應鏈選品中心與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共建的“全國優品毛衫供應鏈基地”掛牌成立。該基地與國內五大專業市場完成落地簽約,為毛衫時尚產業進一步發展打造強大供應鏈生態系統。同時,洪合鎮人民政府還與中國紡聯流通分會共建“洪合毛衫出海基地”,與意大利、匈牙利、俄羅斯、波蘭、智利等五大海外市場完成線上簽約,為洪合毛衫出海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機會,進一步打響洪合毛衫海外區域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