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市場出口低迷的壓力、盈利能力持續低位攀升難的壓力、行業競爭更趨激烈的壓力……紡紗企業家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三重壓力”,反映了今年上半年以來的行業現狀。
近期系列擴大消費支持政策的出臺,向紡織市場傳遞了積極信號,紡紗企業一邊進行上半年的工作總結,一邊積極備戰“金九銀十”,他們用堅持做強主業的行動表態:練好內功,其他的交給市場。
發揮快反優勢
要想抓住差異化、小批量的客戶訂單,紡紗企業需具備從設計到生產的快速反應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具有出色快速反應能力的紡紗企業,往往就能先人一步,獲得搶抓訂單的主動權。
“上半年企業出口訂單很少。但國內棉紗市場,特別是精梳棉60支紗線價格很好,下游酒店類產品需求較旺帶動企業整體開機率逐步回升。”山東宏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誠集團”)輪值董事長、總經理田波回顧上半年經營情況時表示,企業上半年銷售收入為22578.16萬元,為去年同期的76.3%,但利潤為98.96萬元,為去年同期的173.77%。6月份企業毛利潤全部轉正,達到上半年的最好水平。
“下半年的內銷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田波表示,為迎接“金九銀十”,企業要進一步加大非棉纖維的應用,在非棉產品及色織產品開發上下功夫,提高快反能力,多接色織訂單,提高產品附加值。
據宏誠集團織布事業部工作人員高鴿介紹,手織樣是產品開發的第一步,是企業產品大貨的縮影,更是大貨生產前的標桿及合同簽訂的依據。無論顏色、組織、花型大小,都要以滿足客戶要求為原則,它不僅考驗企業的設計能力,更考驗企業的快反能力。
“7月中旬我們的一家老客戶,寄來一批色織設計原稿,讓我們先織手織樣確認顏色,滿意后再準備簽訂訂單。”高鴿表示,該公司是宏誠集團色織布產品的主要客戶,每年不同時間段會陸續簽訂訂單。
色織設計原稿顏色鮮亮,花型簡約、時尚。宏誠集團的染色實驗員從紙稿上剪下顏色樣品,進行測配色,要充分考慮經緯紗交織效果進行調色。不同于以往的客戶提供卡號染色或者提供布樣染色,根據紙稿進行配色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難度,需要憑借經驗進行調色。
“從收到紙稿到寄出手織樣,企業僅耗時一周。11個花型、52個顏色,全部染完。”高鴿表示,企業手織樣與染紗穿插進行,只要一個花型的顏色染夠,馬上組織倒紗、漿紗、經紗、絡緯紗、穿經、割刀子、上機、織布、了機、清洗、熨燙、剪邊、貼樣。中間出現布面顏色與紙稿差異大的,要及時與染色部門溝通,進行調整,確保接近紙稿風格。染紗、手織樣的密切配合,讓企業以最短的時間將手織樣交付客戶,為合同的簽訂、交期爭取了時間。
為搶抓產品附加值高的色織訂單,宏誠集團不斷提高快反能力,做好訂單簽訂前的前期工作。“我們以最快的速度,嚴謹的質量,為色織訂單的簽訂打下基礎。希望可以讓客戶第一時間看到我們的花型設計與色紗生產能力。”高鴿說。
緊貼市場需求
從市場角度出發,生產消費者喜愛的產品,是企業獲得訂單的前提。
“目前總體市場行情確實低迷,但也不是蕭條得無路可走。‘專精特新’企業活得就很滋潤。創新永遠是企業贏得競爭的利器和法寶。”提及紡織企業的發展,江蘇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達紡織”)供應鏈管理部總經理單仁堂如是說。
悅達紡織供應部經理呂立說:“上半年我們踏準市場行情,精準采購,同比節約原棉采購成本700多萬元,通過不同廠家原料替代和選擇直供方式,化纖原料采購節省了40多萬元。但我們做的是實體,關鍵還要靠技術創新來提升產品效益。”
為迎接“金九銀十”,悅達紡織繼續堅持市場導向,加大差異化產品研發力度,與悅達紡織集團研究院進行緊密合作。單仁堂介紹,企業當前緊貼市場需求,抓緊制訂新品研發計劃,擴大生產規模,加強悅聚紡等產品推廣的同時,希望在超柔紡、渦流紡包芯紗、阻燃工裝、低碳零碳產品上有所突破。
不僅是悅達紡織,山東恒泰紡織有限公司同樣致力于產品創新,近期不斷推出差異化紗線新品。
該企業副總經理王秀強介紹,企業使用吉林化纖不同縮率的腈綸纖維混紡成紗線,再經染色得到成品膨體腈綸紗,產品上色均勻,蓬松飽滿,保暖性、彈性好,目前企業共備336個顏色現貨。除此之外,企業還推出了棉/山羊絨紗,該紗線由棉和山羊絨混紡而成,用其制成的產品不僅手感柔軟、吸濕透氣,而且保暖性好、穿著舒適、精致美觀。推出的環保再生滌/腈紗線,采用廢棄纖維、邊角料為原料,通過精湛的工藝和科技手段,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利用。
安徽翰聯色紡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色紡紗流行色彩研發、設計、應用、生產和服務的新興科技型企業,年產色紡紗線能力達到2萬噸。該企業近期推出的吸濕發熱功能性羊毛紗備受市場歡迎。
據介紹,吸濕發熱功能性羊毛紗由超細澳洲美利奴絲光防縮羊毛、日本東麗抗起球腈綸、印度博拉彩虹系原液著色粘膠纖維混紡而成,不僅擁有絲質光澤,還兼具高抗起球性能,3種纖維性能的有機結合造就了紗線織物手感蓬松柔軟、抗皺耐磨、親膚順滑的特性。
釋放綠色效應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不斷深入人心的今天,提高產品的“含綠量”無異于提高“含金量”。對于紡紗企業來說,在生產流程上帶有綠色屬性的紗線,不僅降低了生產企業的成本,也更易獲得品牌客戶的認可。
“目前,我們的開工率大概在90%以上,產量同比增長了30%左右。產品60%左右都是出口到歐美和中東這一帶。”四川省宜賓惠美線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惠美線業”)總經理何大雄介紹到。
之所以取得可觀的成績,源于該企業實現了從取材到染色全流程的綠色工藝設計。“我們不斷求新求變,對生產全流程的每一個環節入手進行技術改造,打造綠色產品。改造后生產的新型紗線不僅能常溫染色,提高了上染率,且只需要清洗一次,節約了能源和水。新型紗線不僅讓企業的訂單量大幅度增加,更拓寬了銷售渠道。”何大雄表示,下半年,企業將繼續實施綠色技術改造。
據悉,早在2018年,惠美線業發現產品市場同質化的問題嚴重,面對窘境,該公司堅定不易地踐行“質效綠色、突顯染色”的發展戰略,圍繞綠色發展破局創新,對每個流程、每個產品進行全面技術升級。
“實現綠色技術改造并不容易,惠美公司近3年投入研發資金超過5000萬元。獨創的非水介質染色技術與傳統工藝對比節約用鹽100%、染料20%以上,染色階段減排廢水近100%,后處理階段減排廢水95%以上。大幅降低了廢水末端治理的強度,且染色介質可循環使用,實現了染色全過程污水零排放,生產成本大幅下降。通過多次技術改造,惠美公司的綠色產品被客戶廣泛接受并成功進入高端市場。”何大雄說。
全流程的綠色工藝設計,讓一根根彩色紗線的“含綠量”“含金量”提高,“綠色賬單”也轉化為“經濟賬單”。惠美線業憑借研發的綠色產品,在外貿市場和國內高端市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降低了能耗,實現了節能環保、減排降碳、提質增效。
“期待‘金九銀十’的到來,相信隨著綠色效應持續釋放,企業今年可以達到預期的經營目標。”何大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