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需求,一件衣服,承載千年美學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廣東揭陽,一件衣服串起當地千家萬戶生活,形成產值超千億、企業超過6000家、就業超30萬的龐大產業集群。乘著廣東推進高質量發展、稅費優惠政策和電子商務等東風,揭陽這一傳統支柱產業正迎來一輪新的發展“春天”。
由小及大集群延鏈做大產業蛋糕
“全國每十件內衣,就有一件來自普寧。”是揭陽普寧市不少內衣生產商引以為傲的佳話。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揭陽就已經形成專業服裝市場,經過多年的發展壯大,成為遠近聞名的“中國紡織產業基地市”和“廣東省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升級示范區”,集聚形成紡紗、織布、印染、輔料、配件、設計、生產、銷售環環相扣的產業鏈。
產業由小到大,依托的是雄厚的產業根基,背后是良好的營商環境在聚合發展信心。
據了解,揭陽錨定“做大做強支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方向,將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全市11個重點戰略性支柱產業來抓,大力實施“筑巢”工程,建成使用普寧市紡織印染環保綜合處理中心,擴大國際服裝城市場規模和容量,推進“潮汕內衣產業城”項目落地,形成“世界訂單,全球交付”的全產業鏈生態圈。
揭陽市稅務部門緊扣紡織服裝產業布局,編寫《服務制造業當家適用稅收優惠政策指引——紡織服裝制造業》,梳理出五大方面53條政策措施,將指引精準推送至企業,便于納稅人使用、及時享受稅費優惠政策。不僅如此,該局還針對紡織服裝產業企業“走出去”需求,優化出口退稅業務辦理流程,提高審核效率,壓縮審批時間,服務合法出口企業高效回流退稅資金。
普寧市成發制衣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揭陽較早的服裝制造企業。走進生產車間,伴隨陣陣裁切和機器流轉聲,工人們正在熟練操作機器,有序配合趕制訂單,有的在制作袖子,有的在制作衣襟,有的拿著模型印染品牌商標,只見一摞摞布經過幾道工序,服裝半成品在不同工位之間有序輪轉,搖身變成件件新潮衣服。
“今年企業海外核心市場需求下降,稅務部門了解到我們在開拓新市場需加速回流資金后,給我們提供一對一服務和綠色通道,去年以來已為我們高效率辦理出口退稅2599萬元。”該企業財務總監陳女士說。
得益于各項優質資源配套和政策高頻支持,揭陽紡織服裝產業“蛋糕”不斷發展壯大,2022年,單揭陽普寧市紡織服裝產業總產值就達1182億元,帶動產業從業人員34萬人,成為廣東服裝產業集群中工業總產值最大的縣級市。
由大轉精數智轉型塑造競爭優勢
服裝是傳統的非標準化產品,不同群體有不一樣的需求,款式、樣式、尺寸、結構也會千差萬別,面對不同需求和市場競爭,揭陽服裝企業向數智制造突圍。
廣東創時尚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是揭陽紡織服裝行業智能化發展的代表。2022年,企業完成服裝智能制造精益生產技術改造,全新升級智慧吊掛系統,打破傳統流水線的瓶頸,初步實現產品生產全程實時數據化監控,以往需4人完成的鋪布工序,現在僅需1人操作智能鋪布機就能完成。據該公司副總經理馬德兵介紹,技改項目完成后,生產效率提高了25%以上,有效降低成本,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科技創新和技術升級,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兩條腿”。“現在各項政策都向企業創新傾斜,比如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扣除比例提高、范圍擴大,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及時的‘無息貸款’,減負添力的政策給企業注入了強勁動能。”馬德兵介紹,2022年,企業累計享受各類稅費紅利589萬元,助力企業從傳統服裝制造產業逐步轉型為服裝科技創新企業。
去年7月,揭陽普寧市被商務部認定為“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內衣)”,是全省新增的唯一一個紡織服裝基地,這是揭陽紡織服裝產業新發展的“春天”。“去年以來我們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總額967萬元,這筆資金讓我們有更強動力,加大對布料科技的研發,推動生產方式智能化、定制化,不斷提升產品的核心價值。”成發制衣公司財務總監陳女士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由店到網 電商經濟助力快速發展
近年來,網購和電商經濟方興未艾,服裝有其生活必需品的天然優勢。觸網,成為“一件衣”實現價值的新路徑。
普寧池尾街道上寮村電商園,是當地“網批第一街”,每天午飯后,電商園里的網批店便開始熱鬧起來,店員開始忙著檢查貨物、核對訂單、包裝、安排出貨。跟隨網店林老板的步伐,從馬路對面的布行拿布料、輔料,到隔壁剪裁,之后送到合作工廠統一印花,最后運回廠里縫制,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從設計到上架,一款女裝就實現掛網銷售。
上寮村電商園是揭陽打造電商經濟高地的一個鮮活例子。近年來,揭陽大力完善產業配套和物流交通,厚植電商發展土壤,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與電商經濟“一盤棋”發展,完善交通設施和物流布局,基本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有快遞”。
當地政府部門也積極采取措施,支持電商產業發展,比如稅務部門組織青年服務團,深入電商企業和電商平臺宣講各類稅收政策和電子發票服務措施,積極輔導商戶健全財務制度,并及時提醒電商企業業務辦理事項,簡化稅務登記、變更登記、票種核定、發票領購等辦稅流程,在“618”“雙11”“雙12”“年貨節”等關鍵節點保障電子發票使用,助力電商“輕裝上陣”。
“揭陽電子商務發達,物流需求旺盛,我們近兩年每年都能享受近40多萬元的稅費減免,助力更好發揮大面積倉儲優勢。”廣東紅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鄭雙群測算,今年單獨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設施用地土地使用稅減半征收這項政策,企業就可以享受稅費減免49萬元,給企業升級倉儲設備提供了更多資金支持。
2022年,揭陽市獲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標志著該市跨境電商發展進入新階段,也為一件“揭陽衣”行銷海內外提供了一條新路徑。
揭陽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稅務部門將聚焦紡織服裝產業,精準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和RCEP、“一帶一路”等相關政策,積極服務紡織服裝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助力培育揭陽紡織服裝品牌,打造高質量名企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