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欄語 —
“疫情”、“逆全球化”、“市場低迷”、“物流受阻”、“復工難”、“需求乏力”......不管過去多么不易,它都已成為了歷史,留給業界企業的有難以忘懷的經歷,更有持續增長的戰斗力。
在兔年新春到來之際,本刊重磅推出“破局2023”專欄,與業界分享紡機人新一年的思考和布局。
從2022年前三季度紡紗機械整體運行情況看,上升趨勢明顯。由于國外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開,尤其是南亞、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紡織業在過去兩年持續低迷后,新增項目和設備升級改造的意愿增大,中國紡紗機械出口訂單飆升,多類產品市場創歷史新高。
增量體現產業走向
據行業統計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除精梳機、粗紗機外,包括梳棉機、并條機、棉紡細紗機、自動絡筒機、轉杯紡紗機、渦流紡紗機、短纖倍捻機在內的紡紗機械均呈現出了不同程度的銷售增長。
紡紗機械的銷售增量較好地反映出了產業發展的走向。如梳棉機產品中,高速梳棉機的銷售在總量中的占比達到了89%;在并條機產品中,配自調勻整裝置的銷售數量幾近總量的45.9%;在粗紗機產品方面,配粗細裝置的產品的銷量約占總量的51.4%;在棉紡細紗機390萬錠的銷量中,配集體落紗裝置的設備銷售占總量的比例超過了90%。此外,集聚紡裝置銷售約390萬錠,同比增加2.6%,其中配細紗機主機的集聚紡裝置銷售約200萬錠,約占總量的51.3%。
從這些數據來看,紡織產業高質、高效發展趨勢明顯。隨著國內紡織產業深入推進轉型升級,企業對短流程設備的需求熱度未減,轉杯紡紗機和噴氣渦流紡紗機銷售達到同期歷史最好水平,進而拉動前紡設備的需求。
高性價比成就出口攀升
事實上,在2012—2022年間,紡紗機械(主機、器材、輔助裝置及零配件)進口下降趨勢明顯,出口總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紡紗機械出口首次大于進口。
據紡機協會統計數據,2022年前三季度,紡紗機械類主機出口總額7.2億美元,同比增長88.2%,其中環錠細紗機出口金額同比增加123.9%,轉杯紡紗機出口金額同比增加124.6%,均創歷史新高。紡紗類器材、專備件和輔助裝置類出口2.39億美元,同比增長31.3%。
在2017-2021的5年間,國產紡紗機械在多個海外市場表現出了較強的競爭力:國產設備在巴基斯坦進口紡紗機械總量的占比(5年平均值)超過了20%,在印度超過了23%,在烏茲別克斯坦超過了25%,在孟加拉超過了29%,在印尼超過了32%,在越南,這一數據幾近47%。隨著國產紡紗機械品質和技術的持續提升,正不斷展現出新的競爭力。
展望未來,行業將面對經濟增長放緩,宏觀政策對沖力度逐漸減弱;收入下降,消費支出減少;“涉疆法案”持續影響等方面的挑戰,但中國經濟穩中向好態勢不會改變,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總體可控;“RCEP”、“一帶一路”貿易合作持續深化……這些利好因素將為行業向好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