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擴內需、促消費、穩增長的目標下,外貿、內銷“兩條腿走路”成為不少紡織服裝外貿企業2023年的新選擇。面對當前國內外市場變化,四川順成紡織品有限公司大力開拓內銷市場,及時調整營銷方向。四川順成紡織品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尚雪表示,《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振了企業信心。“公司在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深耕國際市場基礎上,還將針對內銷市場需要,調整品種結構,以短、平、快的產品進軍國內市場,擴大國內市場占有率。”王尚雪說。作為“外貿優品匯扮靚步行街”系列活動的重要內容,黑龍江省出口轉內銷企業推介對接會最近在哈爾濱召開,全省15家外貿企業出席推介對接會。當地商務廳相關人員介紹,此次對接會就是以出口產品轉內銷為突破口,著力推動外貿企業在深耕海外市場的同時,立足外貿產品質量優勢,轉變發展方向,在危機中尋找新機遇。參加本次對接會的黑龍江克山金鼎亞麻紡織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學彬介紹:“公司產品主要銷往美國、歐洲和日本。但疫情發生以來,歐美市場的訂單急劇下滑。境外客戶取消訂單、拒收貨物,銷售渠道減少,企業一度陷入困境。“為了開拓國內市場,我們建立營銷團隊,不斷創新產品功能與場景,不僅增加了亞麻服裝、床上用品等新產品,而且參與了很多像‘縣長來了’的直播帶貨活動,效果很好。”李學彬說。江蘇拿云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外貿企業,2022年公司生產的塔芙絨羊羔絨毯因為海外客戶取消訂單,4萬多條毯子積壓在倉庫,為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迫切需要轉內銷市場,回籠銷售資金。“我們這種沒有打響品牌的產品,只能進淘系或者給一些直播供貨。但淘系和直播行業為了提高銷量,壓價現象嚴重,我們工廠這些按照出口標準生產的產品,成本不低,卻沒有得到好的收益。”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2023年將更好地開發優質產品,廣泛建立內銷資源網絡,厚植內銷市場發展潛力,通過外銷和內銷兩條腿走路,增強企業抗市場風險的能力。然而,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企業認為國內市場雖大,但是開拓國內市場的不適應性在紡織服裝外貿企業中普遍存在。從實踐看,成功轉型的企業大多為已有“兩個市場”的企業,完全外向型和“兩頭在外”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難度較大。浙江匯孚集團有限公司以前專注紡織服裝的出口外貿,國內客戶少,在國內無長期合作商。浙江匯孚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龍河表示:“企業當前國內銷售主要采用員工朋友圈營銷方式,內銷渠道有待進一步拓展。”
企業外貿轉內銷,除了流水線要做調整,對工人的工藝要求也提高了。江蘇拿云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就提到:“人才方面也需要一個培養期。對于視頻直播等新工具,企業并不熟悉,購置設備、培訓人員都要資金。”
此外,國內客戶的收款風險較大也是紡織服裝外貿企業的一大顧慮。福建尚飛制衣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外貿交易使用信用證結算,雖偶爾也會出現壞賬,但無需企業花費太多時間精力去催討債務,銀行信用能保障買賣雙方之間的正常結算。“產品轉內銷后,資金容易跟不上,貨款拖欠情況頻發,企業容易出現資金鏈斷裂。”該負責人稱。而且,國內外產品存在定位差異,外貿產品不完全適合國內市場。廣東省絲綢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曉瑩表示,部分產品具有與生活習慣、宗教等相關特質,這類產品大多難以直接轉向國內市場。如果面向國內市場,需要特別對中國市場需求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和生產。紡織服裝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仍存在諸多不適,企業轉型面臨諸如市場開拓、渠道轉移、資金壓力、品牌培育、知識產權等因素制約。因而,不是所有的外貿產品均適合國內市場銷售,一些產品存在國內外產品標準不一、產品差異較大等問題。這一點需引起足夠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