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產業是百姓“衣食住行”之首。今年3月,山東將現代輕工紡織產業列入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這一產業又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契機。
在全國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百強中,魏橋紡織等23家山東企業入選,入選數量居全國第一。可以說,鄒平的一根紗線,牽動著山東乃至全國紡織產業矩陣。
近日,記者一行走進山東魏橋特寬幅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魏橋印染公司”),現場觀摩綠色智能化印染技術。
記者留意到,在忙碌的車間內,有一處清凈的“桃花源”,不像傳統印染機生產線需10余人照看,這里僅有兩名工人照看一臺復雜的印染機器。這臺機器像無敵版“噴墨式打印機”一樣,一個“方陣”的高精準噴頭,一行一行地在白布上穿梭,印染出多種多樣的花色。
“這是綠色智能印染升級技術,這臺數碼印刷機目前處于行業比較領先的地位。”魏橋印染公司總經理任長友介紹。
“這臺數碼印花機的綠色智能體現在哪些方面?”隨著記者提問,相機、攝像機等“長槍短炮”對準了魏橋印染公司印花車間主管王兵。
“相比于傳統印染機,數碼印花機基本實現100%的精確度,能耗降低近40%,人工降低70%。”王兵回答。
——用工量少。傳統印染機生產作業時,不算輔助人員的情況下,最少需要12名工人。而數碼印花機整個生產線只需3-4名工人,用工量減少近70%。
——精確度高。數碼印花機基本可實現100%還原畫稿的原貌。計算機對圖案進行處理后,通過數據聯通,直接傳送到機臺上,就可以完整地將圖案反映出來。
——廢水、廢氣排放量少。按一天連續工作8小時計算,傳統印染機一天所排廢水量為8-9噸,而數碼印花機所排廢水量僅1噸。并且經過智能化處理,數碼印花機的熱效應非常高,能降低50%的廢氣排放量。
——能耗低。相比于傳統印染機,數碼印花機能耗降低近40%。用水量大幅減少,只需傳統機用水量的20%,并且可循環利用。
此外,數碼印花機的顏色用料量只需傳統印染機的30%,用料效率較高,沒有疊加和浪費的損耗。
據了解,為適應國內外市場發展形勢的需要,淘汰落后產能、培育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換擋、產能升級,積極響應國家“3060”雙碳目標,推進低碳生產,走可持續綠色發展之路,魏橋印染公司決定淘汰部分落后設備,增加部分智能高效設備,提升公司綠色智能生產水平,實現科技賦能。
今年8月,山東魏橋特寬幅綠色智能印染項目首條生產線實現貫通試生產,9月份正式投產,年底將全部建成投產。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高檔印染面料8000萬米、高檔印花面料3000萬米生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