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迎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迎豐股份”)1月8日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柯橋馬鞍2022-15地塊新建年產1.29億米高檔印染面料綠色環保智能生產線,計劃總投資約3.4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及自籌資金。
據公告獲悉,迎豐股份優勢兼并紹興布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年產1.29億米高檔印染面料異地新建項目建設地點位于柯橋馬鞍2022-15地塊,項目總規劃用地面積76680平方米,主要用于建設生產車間和員工宿舍及污水處理站,工程建設周期12個月,截至目前,已完成項目立項備案,取得了項目備案證明。
公告顯示,2022年12月16日,為謀求長遠發展,實現優勢兼并、整合重組,迎豐股份以2.32億元人民幣收購紹興布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取得原紹興布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名下柯橋區國用[2015]第12819號地塊,此后公司吸收合并全資子公司紹興布泰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本次吸收合并完成后,紹興布泰的獨立法人資格被注銷,其全部資產、負債、權益由公司承接。
2023年8月,迎豐股份參與柯橋馬鞍2022-15地塊土地使用權競拍,與紹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簽署了《成交確認書》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競得了柯橋馬鞍2022-15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該地塊土地使用權與柯橋區國用[2015]第12819號地塊進行同面積置換,對超出面積部分按48.51萬元/畝的出讓價補足價款。
迎豐股份表示,通過上述項目的實施,公司新建年產1.29億米高檔印染面料綠色環保智能生產線,將進一步提高公司的生產規模及市場競爭力、市場占有率,滿足公司的業務發展需求,。
此前獲悉,迎豐股份曾表示,公司去年對本區內另一家印染企業進行了優勢兼并,取得了對方的排污權、能耗指標、印染產能指標等重要資產為公司后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公司將視情況開展后續布局。
公開資料顯示,迎豐股份專業從事紡織品的印染加工業務,主要包括針織面料印染和梭織面料印染兩大系列,公司印染后的紡織面料廣泛應用于休閑服裝、運動服裝和商務正裝等服裝制品領域。2019年-2023年,公司連續五年均入選“中國印染行業三十強企業”,公司整體技術水平和產品開發能力居行業前列。
公司目前擁有老廠區及新廠區兩個生產廠區,新廠區于2021年5月正式投產,投產后公司拓展了大量新客戶,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客戶數量分別為1802家、3061家和3488家。
財報顯示,2020年至2022年,迎豐股份營業收入分別為7.80億元、12.62億元、13.7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064萬元、8324萬元、-4748萬元。公司于2021年4月首發上市,2022年增收不增利,凈利潤同比下滑153.78%,由盈轉虧。此外,2020年至2022年,公司整體毛利率分別為23.34%、17.47%、8.31%,毛利率持續下滑。
2020年至2022年,印染行業的營業收入呈現增長趨勢,2022年增速減緩,系全球形勢對終端消費市場產生不利影響,導致總需求不足。從盈利水平來看,2021年利潤總額及毛利率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系行業內企業適時調整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2022年行業呈現出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主要系受到國際局勢的不利影響,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持續在高位波動,天然氣、蒸汽等能耗價格增長較多,對印染行業成本端產生的壓力較大。因此,需求不足以及生產成本的大幅上漲,導致印染行業的利潤受到擠壓。
近三年,行業內主要可比公司航民股份、富春染織的營業收入逐年上漲,2022年的漲幅低于2021年,盈利水平在2021年呈現增長態勢,2022年有所下降。從毛利率來看,航民股份印染業務的毛利率在近三年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0%以上,富春染織毛利率2021年有所增長,2022年下降較多。主要原因系航民股份公司自備熱電廠,蒸汽自給充足,因此很大程度上減少了能耗成本上漲帶來的影響。
迎豐股份近三年的營業收入保持增長,2022年增速放緩,系由于市場整體需求不足,與行業及可比公司變動趨勢一致。2022年凈利潤為負、由盈轉虧,主要系天然氣、蒸汽等能耗大幅漲價,且公司不能及時對成本上漲進行轉嫁。公司與主要可比公司的凈利潤和毛利率變動趨勢一致,但由于產品結構、配套產業等不同,凈利潤及毛利率差異較大。
觀察來看,迎豐股份的的印染加工業務主要包括針織面料印染和梭織面料印染兩大系列,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23.26%、16.89%和7.27%,其他業務毛利對整體毛利率的貢獻較低。2020年至2022年主營業務毛利率呈逐年下降趨勢。
從上表可以看出,2021年度,針織面料印染服務毛利率為20.14%,較2020年度下降3.62個百分點,平均銷售單價上升6.42%,平均銷售成本上升11.48%,造成毛利率的下降,2021年度成本的上升系由于人工成本及能耗成本的上升導致。2022年公司針織類面料印染平均銷售單價上升3.84%,平均銷售成本上升14.34%,銷售成本上升幅度均大于銷售價格,造成毛利率的下降。2022年銷售成本的上升系由人工成本、能源動力成本及其他制造費用上升共同所致,其中主要為能源成本漲幅較大,較2021年增長30.83%。
近三年,針織面料印染的平均能耗費用均較上年大幅增長,系天然氣、電力、蒸汽等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平均人工成本均較上年度增長,系生產員工人均工資上漲;2022年度其他制造費用較上年增長,系新廠區2021年5月正式投產,導致2022年度折舊費用較上年大幅增加;平均材料成本呈現下降趨勢,主要原因系:2021年度針織面料印染的染料單位耗用降低以及主要染料價格下降,2022年度機物料單位耗用降低,染料、助劑單位耗用變動不大。
從上表可以看出,2021年度,梭織面料印染服務毛利率為12.49%,較2020年度下降9.91個百分點,平均銷售單價下降0.03%,而平均銷售成本上升12.74%,造成毛利率下降,2021年度成本的上升系由于人工成本及能耗成本的上升導致。
2022年,迎豐股份的梭織類面料印染平均銷售單價下降2.62%,而平均銷售成本上升8.50%,造成毛利率較上年下降9.99個百分點。2022年銷售成本的上升系由人工成本、能源動力成本及其他制造費用上升共同影響所致,其中主要為能源成本漲幅較大,較2021年增長18.10%。
近三年,梭織面料印染的平均能耗費用均較上年大幅增長,系天然氣、電力、蒸汽等能源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平均人工成本均較上年度增長,系生產員工人均工資上漲;2022年度其他制造費用較上年增長,系新廠區2021年5月正式投產,導致2022年度折舊費用較上年大幅增加;2021年度平均材料成本增加,系梭織面料印染中的印花產品增加,機物料耗用增加較多,同時對染化料的需求減少,以及主要染料價格下降共同影響所致,2022年度平均材料成本較上年下降,主要系2022年度梭織面料印染的機物料單位耗用降低,染料、助劑單位耗用變動不大。
2020年度、2021年度和2022年度,迎豐股份向前五名客戶合計的銷售收入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26%、8.20%和6.17%,客戶相對分散且存在一定變動。公司經營模式為接受客戶委托對客戶提供的坯布進行印染加工的定制化訂單式業務,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多訂單”的特點,且公司地處紹興濱海印染集聚區,供客戶選擇的印染企業較多,客戶可根據各印染企業的加工服務質量、工藝特點、交期時間和報價情況等靈活安排其訂單在一家或多家進行印染加工,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因此客戶的業務連續性不高、粘性較低,單一大客戶及其訂單的變動對公司收入變化的影響不大。
2021年印染行業面臨的環境錯綜復雜,限電限產、能耗成本開始漲價等多種因素導致迎豐股份的生產經營面臨壓力,老廠區營業收入為6.86億元,較2020年減少12.07%,新廠區開拓了大量新客戶,全年實現銷售收入5.76億元,導致公司整體收入較上年增加61.82%。2022年紡織服裝行業內需疲軟、外銷受阻,產業供大于求,印染企業開工率本年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公司老廠區營業收入為6.53億元,較上年下降4.66%,而隨著新廠區產能逐步釋放,其銷售收入隨之增加,較上年增長24.38%,公司整體銷售收入較上年小幅增加8.60%。
近三年,迎豐股份的針織和梭織面料印染的產銷率均接近100%,梭織面料的產銷量近三年呈現逐步增長的趨勢,主要系公司新廠區以梭織面料印染為主,新廠區投產后銷售增加所致,針織面料2021年產銷量增長較多,2022年略有減少,整體與收入的變動趨勢一致。
綜上,迎豐股份近三年營業收入及凈利潤變動較大的主要原因系:宏觀方面由于國內外各項不利因素的影響,導致紡織服裝行業內需疲軟、外銷受阻,印染行業整體供過于求,且蒸汽、天然氣等能耗成本大幅上漲;從公司層面來看,新廠區2021年正式投產,增加了銷售收入,同時折舊、人工等各項費用同步增加,因此公司營業收入在近三年保持增長水平,2022年增速放緩且利潤由盈轉虧。
2022年度盈利能力由盈轉虧主要系市場總需求不足、行業競爭激烈、能耗價格大幅上漲等原因,導致公司無法通過提高銷售價格將成本上漲的壓力轉嫁給客戶,從而使得銷售收入增速減緩的同時,生產成本大幅增加,導致凈利潤及毛利率降低。
最新一季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迎豐股份實現營業收入11.05億元,同比增加8.8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580萬元,同比增加325.4%,其中,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94億元,同比增加12.2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47.22萬元,同比增加1223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