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突出抓工業提質增效,提升全產業鏈水平,全力在構建多點支撐、多業并舉的新材料產業發展新格局上取得新突破。
碳纖維,現代工業體系中的“黑黃金”,它以極高的復材強度和耐高溫屬性成為了“21世紀的新材料之王”,用它加工出來的產品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發電、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等領域。
據報道,6月19日,韓俊同志在參加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吉林代表團討論時指出,吉林市是我省第二大城市,基礎好、潛力大,要奮力在地級城市率先突破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在打造以新材料為重點的化工城上求突破。加快建設吉化120萬噸乙烯轉型升級、吉林化纖碳纖維全產業鏈等重點項目,精準開展招商引資,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做優基礎化工產業鏈、做強精細化工產業鏈、做大新材料產業鏈。
化纖,已經成為吉林市的標志性“熱詞”。
2021年9月,吉林出臺了《關于推動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舉措》,從優化空間布局、突出創新引領、強化建鏈補鏈、保障要素供給、強化政策支撐5個方面制定了19條具體政策舉措。
目前,吉林擁有碳纖維原絲年產能6萬噸,碳絲年產能2.5萬噸,均居全國首位,產品規格涵蓋大小絲束多個品種。以吉林化纖為龍頭的吉林市,現有碳纖維研發及生產企業19戶,其中規上企業12戶,碳纖維下游制品4個系列10余種終端產品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吉林市經開區碳纖維產業基地,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級碳纖維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
近年來,吉林化纖大力發展碳纖維產業,謀劃啟動了從原絲、碳絲到復材的40萬噸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一個個項目陸續開工建設、一座座廠房拔地而起、一條條生產線陸續安裝調試,隨著產能的快速釋放,吉林化纖實現碳纖維板塊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基地。
6月18日9時18分,有一條消息振奮人心。
吉林化纖首條35K預浸料專用大絲束碳化線一次開車成功。這也是吉林化纖集團疫后經過60多天的晝夜奮戰再次投產的第二條生產線。
據吉林化纖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吉林化纖精準穩妥、快速有序推進碳纖維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僅用復工復產后2個月的時間實現了6#碳化線一次開車成功。接下來的每個月吉林化纖都有一條碳纖維生產線投產。同步啟動15萬噸原絲、6萬噸碳絲、1.2萬噸、2萬噸碳纖維復材及制品項目也在加快建設,力爭再利用1個月的時間將所有因疫情影響的工期搶回來,將失去的春光奪回來。
中國吉林網在采訪中了解到,2021年,吉林市碳纖維產業鏈實現產值31.3億元,同比增長114.9%;原絲產能達到6萬噸,同比增長50%,產量3.66萬噸,同比增長57.4%;碳纖維產能達到2.5萬噸,同比增長127.3%,占全球產能12.2%,產量1.24萬噸,同比增長101.2%,原絲、碳纖維產能和產量均位居國內首位。
1-4月份,吉林市碳纖維企業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產運行,打贏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碳纖維全產業鏈實現產值17.4億元,同比增長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