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這款大提花面料在江浙織造市場上火了起來。“最近我們有客戶下了5萬米四面彈泡泡大提花訂單,要做到4月底。一般提花面料量都不大的,這款面料市場上最近下達了好幾單,雖然總的數量也就十幾萬米,但也足夠廠家忙一陣了。”一位主營提花面料的紡織老板說道。
四面彈泡泡大提花的特殊之處就在于,兼具時裝性春季彈力布的特性和織造風格翻新。彈力面料本身就是近幾年來熱銷的面料,再配以龍頭機的織造風格,以提花的形式展現,則較為新穎,色澤花型追隨國內外新潮流而頗為暢銷。可用于制作時尚又復古的古典服飾、旗袍、裙子、西裝外套等。
四面彈泡泡大提花需要排隊拿貨也有它的特殊之處,產量低,也就是供不應求。四面彈泡泡大提花需要用噴氣的提花機生產,而噴氣織機在江浙市場的份額本就不多,噴氣提花機的產量也遠低于噴水機。據上述提花面料的老板介紹,一般規模的噴氣廠家,一天就排5-6臺機器生產這款四面彈泡泡大提花,一天的產量就2-3000米,這才導致了它供不應求的局面。
噴氣面料銷量逐漸提升
除了這款四面彈泡泡大提花外,其余噴氣產品的成交量目前也都呈現震蕩小升態勢。就最近市場來看,雖然已經進入傳統旺季,但織造企業目前銷售局面仍難打開,動銷產品較少,尤其是常規面料如滌塔夫、春亞紡之類占據著大量的市場份額產品,銷售卻并不如預期。但噴氣產品一直以來都與噴水產品有所區別,沒有明顯的淡旺季區分。
同樣是提花面料,但噴水提花面料的行情卻不如人意,和噴氣提花形成較大的落差。某噴水提花企業老板告訴小編:“提花面料生意一般,都是兩三千米的單子。現在本該是旺季,但一點都看不到旺季的影子。市場總體都不太好,噴水產品競爭太大。”噴氣提花的高檔感和手感是普通噴水面料無法取代的,因此噴氣提花在市場上“獨得恩寵”。
噴氣產品開機率高 競爭優勢大
自2017年開始,在供給側改革和環保整治的影響下,紡織行業去產能較為明顯。不少紡織企業也將機器從噴水換成了噴氣,或增加噴氣機。自此,噴氣面料變得更被人所注意。許多公司正在提升自身的競爭力,生產偏中高端的噴氣面料,以質量和花型風格的創意上下功夫,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目前蕭紹、盛澤、長興、常熟等紡織產業集群地的廠家因疫情反復,自春節以來,織造開機率難以大幅提升。據中國綢都網監測的樣本企業統計顯示,目前盛澤地區噴水織機負荷73%、海寧、常熟經編負荷在6成左右、蕭紹圓機開機率僅在53%,但盛澤地區噴氣市場開機率卻較高,在8成偏上。
“現如今盛澤市場上噴氣織機的開機率普遍會比噴水市場高一些,因為總產能不高,大部分廠家機器基本是滿負荷運行,部分也能保持在8-9成的開機水平。”某噴氣廠家老板談到,除了做訂單以外,一部分噴氣廠家也會做市場貨,滿足市場坯布采購需求。
噴氣產品生存力強
另外,開年以來,因地緣政治因素,原材料等商品受到大幅上漲的影響。紡織企業的成本自然也在不斷增加,但相對于噴水廠家而言,噴氣廠家的成本壓力又輕了許多。附加值高的產品,廠家擁有足夠的話語權,并且利潤空間也相對大一點。即使在面對客戶壓價時,利潤也不至于虧損,還是能夠保證一定的利潤。
以四面彈泡泡大提花為例,市場價多數在6.3元/米,但企業近期接單的訂單都被客戶壓至6元/米。0.3元/米的差價,對于常規噴水產品來說,是決定公司虧損的。“0.3元的差價,肯定是對利潤有影響的,但大行情不是太好,在能夠保本的情況下,很多廠家都接了。原料漲價,我們也沒辦法漲客戶,都是自己承擔。”主營提花面料的紡織老板說道。
自2020疫情爆發以來,終端需求有所減弱、國內外貿易波動,或多或少對紡織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整體而言,噴氣市場由于產能過剩的影響比較少,行情稍微好一些; 若是一旦行情有所好轉,也會比噴水織機企業更快地緩過勁來。目前噴水廠家和噴氣廠家的接單情況也證明提高產品附加值,訂單自然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