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飛花科技運營建設的我國首家“數字棉花產業科技平臺”已經上線,國內各大媒體均進行了報道。近期,筆者梳理了各方信息,采訪了相關棉花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權威人士,一致認為,新疆棉花將在數字化的賦能下,在七個方面發生變化,參與棉花產業的七個市場主體也將不同程度受益。
可以說,數字化大潮已經奔騰而來,未來智慧型數字棉花將為棉花產業打開一扇數字化大門。通過中國農業大學等國內多個科研院所的科學家團隊10多年的不懈努力,全球頂尖數字棉花模型今年就要與棉花種植者見面了,這意味著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作物模型技術,將引領全球數字棉花的發展方向,棉花科技的第四次革命將正式開啟,棉花產業將開始步入輕簡化、數字化、低碳化的發展階段。
未來智慧型數字棉花將為棉花產業帶來以下變化:
第一,棉花單產將步入新增長階段。數字棉花技術可每畝增產10—20%,在種植水平不高的地區,增長幅度更大。以此計算,僅新疆地區全面推廣以后,將增加50-100萬噸的產量,相當于新增了近500萬畝的種植面積。
第二,棉花生態將有明顯改善。數字棉花不但可以幫助農民降低水肥投入(每畝節約用水10%;綜合節約成本50-80元/畝),減少化工產品對土地的污染,也可以精準計算農作物碳匯數據,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服務。僅以節約10%的用水量計算,將可以為新疆節省出近400萬畝棉花的用水指標。
第三,棉花質量將有明顯提升。數字棉花通過模型計算,可以預先判知質量情況,對棉花的主要指標馬克隆值、強力、長度有精準的預先計算能力,幫助棉花種植者調整農事策略,提升棉花品質。數字棉花全面推廣后,還可解決長期困擾棉花種植者的品種雜亂問題,提高棉花產品的一致性。
第四,棉花防災減損水平將進一步提高。數字棉花模型將對各種災害對棉花的影響進行精準計算,并提前預告,提前制定防災減損措施供棉農使用,可以輔助保險企業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
第五, 棉花保險產品創新將有一個新基礎設施。通過“數字棉花+收入保險”的創新,不但可以防止大災之年對棉農造成的損失,也可以減少政府補貼,也同步降低保險企業風險。
第六,棉花金融服務將開辟新領域。通過數字棉花系列服務,不但可以幫助解決銀行的貸前和貸中的風險問題,也可以解決貸后的精準管理問題,通過形成服務閉環,幫助金融機構擴大綠色金融規模。
第七,高標準農田建設將新增一個高質量抓手。數字棉花將為正在開展的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服務,助力高標準農田信息化建設,為高標準農田的高質量發展服務。
總之,未來智慧型數字棉花的誕生,將成為我國棉花產業的又一次標志性科技革命,這次科技革命將為以下市場主體帶來福利:
一是新生代棉農。在年輕的高學歷棉農群體將要形成的情況下,數字棉花將幫助他們,輕簡化種植,更體面勞動。同時,對現有的承包大戶和家庭農場,也可以進行數字改造,提高其綜合收益。
二是合作組織。數字棉花更適合統分結合的農業管理模式,各級棉花合作組織將有一個全新的服務社員的工具,壯大合作社的實力和吸引力。
三是農業龍頭企業。通過數字化管理,在降低用工成本和物化成本的同時,提高單位管理面積,實現增產提質和節本增效。特別是對待農業這一容易受到天氣影響的產業,可以大大降低風險,在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實現可持續盈利。
四是棉花收購企業。通過數字化服務,形成一廠一中心,服務周邊棉農,提高收購粘性,解決收購過程的惡性競爭問題。
五是農資企業。數字棉花可以解決農資市場中存在的“劣幣驅逐良幣”問題,讓物美價廉又環保的農資脫穎而出。特別是種子企業,可以增加銷售粘性,充分發揮種子特性潛力,實現擴大銷售目標。
六是金融機構。通過數字棉花,形成產融創新的聯合體,通過貸前、貸中和貸后的科技賦能,促進產業和金融共同發展。
七是需要開展訂單收購的流通企業。通過數字棉花解決訂單來源的穩定和高品質問題,穩定和提高市場占有率。
飛花科技是由中農國稷和禾流科技研究院聯合有關機構共同發起的數字棉花專業平臺公司,定位于“全球數字棉花引領者”,努力建成“數字棉花生態圈”,立足新疆棉花,服務全國棉花,面向中亞棉花,引領全球棉花。飛花科技將借助數字化大潮的力量,向全國和全球棉花種植者提供數字化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