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歲月如歌,一甲子,滄桑砥礪。60年,白鷺集團書寫了一部中國再生纖維素纖維的“逐夢傳奇”。9月16日,為慶祝白鷺集團成立六十周年,再生纖維素纖維、氨綸高質量發展論壇召開,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高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化纖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中國恒天集團副總裁葉茂新,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莊小雄,新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躍勇以及河南省紡織協會領導、行業專家、上下游企業代表等500余人參加了論壇。論壇由河南省紡織協會常務副會長袁建龍主持。
▲袁建龍
新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躍勇在致辭中表示,紡織服裝產業是新鄉市傳統優勢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是新鄉市四大支柱產業之一,新鄉正在著力打造集化纖、紡織、織造、印染、服裝于一體的現代服裝產業集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紡織產業基地,白鷺集團作為行業龍頭還肩負著建設綠色纖維專業園區,帶動優勢產業入住園區的重托。
▲李躍勇
論壇上,端小平作“2020年紡織行業面臨的全球經濟貿易形勢”報告,他介紹了2020年紡織行業經濟運行概況,并針對當前嚴峻的全球經濟貿易形勢等,圍繞行業企業如何發展提出指導性建議。
▲端小平
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影響,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壓力顯著加大,主要運行指標同比負增長,相關指標低于2008年金融危機時的指標,其中固定資產投資的跌幅最大,紡織品服裝出口雖然有增長,但分析各子項可以看出,主要是靠防疫物資拉動,除去這部分的增長,紡織服裝出口仍然是負增長,從3月開始,整個紡織行業產銷降幅逐步收窄,呈現回升走勢,但主要動力也是防疫物資帶動,市場回暖程度仍不充分。端小平認為雖然不能明確判斷行業整體企穩回升,但基本的判斷是下半年的降幅會進一步收窄。
他特別提到,疫情之下,紡織行業為我國乃至全球抗疫做出了重要貢獻,源于兩個優勢:一是中國紡織業擁有全世界最好、配套最完整的產業體系,二是中國紡織行業擁有全世界最勤勞、最敬業的產業工人。正是由于這兩個優勢,我們可以用兩個月的時間把口罩的產量從5000萬只/天提高到5億只/天,這在任何其他國家都是做不到的,這也為今后的擴內需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疊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多邊經貿關系挑戰加劇,貿易、投資、消費大幅萎縮,紡織行業面臨挖掘內需潛力、啟動雙循環的轉型期;“十四五”規劃起草、行業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期。基于這樣的大背景,他對行業企業未來發展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做強核心業務,成為細分市場龍頭,沒有倒閉的行業,只有倒閉的企業;二是持續推動節能減排、綠色制造,千萬不能心存僥幸,永遠要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三是謹慎投資原則下,有所作為,加大在機器換人、人才培養、填平補齊、自我完善等方面的投資力度;四是考察境外投資環境,關注“一帶一路”,迎接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的挑戰。
▲宋德順
白鷺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宋德順作“傾心打造最具競爭力的再生纖維素長絲和氨綸生產企業”報告。他指出,一群人、一輩子、一件事、一條心、一起拼、一定贏,這是白鷺人的追求。單絲不成線,獨木難成林,我們的發展離不開各級領導的關懷、厚愛,離不開上下游合作伙伴的支持和信任。未來六十年,白鷺集團將堅守夢想不松勁,追夢路上不停歇,繼續圍繞“做強主業、延伸產業”發展目標,秉承謹慎專注,創新發展的傳統,定心定力將纖維做精、做好、做到極致。不斷加強與上下游產業鏈協同合作,更加主動推動全行業的智能制造,以“單臺設備自動化、整套設備智能化、綜合管理智慧化”為目標,增強可持續研發創新能力,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開發高性能、功能化產品滿足新消費需求。用纖維美化生活,用纖維改變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讓纖維在人們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迸發出磅礴的生命力,為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此外,來自供應商代表、下游企業代表、學界代表等在論壇上做了精彩演講,專家們以全球化視野,深入數據、智能制造、行業前景等前沿科技新趨勢、新發展、新特點,為再生纖維素纖維和氨綸的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給人以啟發和思考,助力行業企業走好自己的發展之路。
▲武漢紡織大學教授徐衛林
演講題目:再生纖維素纖維的性能演進及其應用
▲鄭州中遠氨綸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桑向東
演講題目:高品質氨綸及差別化發展
▲德國巴斯夫集團全球副總裁胡倍博士
演講題目:風雨同行攜手共贏
▲江蘇吳江新民高纖有限公司總經理倪巍鋼
演講題目:人絲面料高質量發展新趨勢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聶毅
演講題目:離子液體綠色紡絲技術
60年風雨征程,60年春華秋實,白鷺集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敢為人先,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提高,取得了豐碩成果。60年篳路藍縷,60年矢志不渝,白鷺集團以市場為導向,以做強做優為己任,形成了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踐行了新時代、新白鷺、新征程。正如袁建龍所言,此次論壇既是一場慶祝新鄉白鷺投資集團建廠六十周年的盛典,也是一場纖維素高質量發展的探討,既搭建了再生纖維素纖維、氨綸高質量發展的交流平臺,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