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央環保督察組在溫期間交辦蒼南再生棉紡行業整改意見。日前,記者一行前往蒼南,走訪望里鎮相關企業和在建小微園區。一路行來,企業主們紛紛坦言,整改之后,環境確實清朗許多。
據了解,蒼南現有再生棉紡企業2400多家,工人兩萬多人,加上上下游關聯產業及相關服務人員共計十萬余人。蒼南縣望里鎮是行業整治“主陣地”,有一千多戶家庭式氣流紡織作坊,加工時棉絮紛飛,污染空氣和河流。
去年8月,中央環保督察組對該行業提出整改要求——按照“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入園一批”總體思路,加快氣流紡行業整治提升工作,努力解決污染問題。
已整改待搬入小微園
昨天上午,記者在望里鎮溫州依豐紡織有限公司看到,再生棉加工車間中的生產流水線正轟轟運行,同時作業的還有貫穿于全車間的吸塵系統。
隨著全縣行業整治行動的不斷推進,企業生產配備環保設施早已成為必備“標配”。現場負責人董文造說,兩年前,望里鎮就開始了行業整治,企業配合更新車間設備之后,環境變好了,更提高了產品產量和質量,減少人工成本,“原本需要9個人的后紡車間,現在只用1個工人負責,多虧政府的扶持政策”。
同樣,勝豐棉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陶開宋告訴記者,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只好將生產流程分割在不同的廠房,中間還有一段運輸距離,等到小微園建好就能搬進去,到時將再更新環保吸塵設備。
隨后,記者來到蒼南縣循環經濟小微企業創業園,新建廠房拔地而起,部分大樓已結頂,工人們在寒風中緊鑼密鼓忙碌著。據了解,該小微園區于去年9月份開建,共有25幢廠房,能容納至少100家企業入駐生產,園內所有廠房將在今年農歷年底之前結頂。
明年底前完成整改搬遷
記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蒼南縣再生棉紡行業就結合拆違行動逐步展開。去年中央環保督察交辦整改意見之后,全縣打響行業整治攻堅戰,按照“淘汰一批、提升一批、入園一批”總體思路強勢推行。
望里鎮黨委書記丁云勇表示,全鎮共24個村,再生棉紡行業整治分13個片區逐步展開,望里鎮就有1300多家相關企業,濼口機606臺。全鎮采取關停一半達不到環保要求的低端設備為任務,壓縮總量,堵疏結合倒逼產業升級。
蒼南縣經信局局長楊義壇介紹,蒼南縣再生棉紡行業屬傳統行業,歷史悠久,仍有發展空間和市場需求。接下來,行業整治將持續推進,在今年年底前關停總數一半以上,違建廠房將逐步拆除,明年年底前確保園外企業全部入園區,違建廠房全部拆除。目前,蒼南縣循環經濟小微企業創業園完成主體工程量約65%,望里馬鞍小微企業園區現已處掛牌出讓公示階段。
據統計,2017年9月至今,蒼南縣共拆除(或部分拆除)無合法場所、無環保措施企業廠房187宗71142平方米,倉庫410宗114505平方米。今年9月初,再次打響再生棉紡行業整治攻堅戰,全縣已關停取締違法違規再生棉紡企業777家,查封濼口機、拼紗機352臺,整治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