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紡織”助力無錫傳統紡企華麗嬗變
2018-01-05 09:07:30 來源:無錫日報
每到年底,敲定年底訂單、落實貨款到位、尋找來年新客戶……傳統企業的銷售員們總是最忙碌的一群人。不過,位于無錫市惠山區前洲街道恒生科技園內的中恒大耀紡織則另辟蹊徑,自建了一個“網絡商城”,8個月的銷售額便超過了8000萬元,這幾乎是一家當地大型紡企一整年的產值。不僅如此,創新的營銷模式也吸引了不少同行希望加入平臺尋求營銷模式的轉型。這不是網絡營銷的噱頭,而是真實發生在這家紡織企業身上的嬗變。
紡織服裝類企業無疑屬于傳統行業,但傳統也能玩出新花樣。20年前,中恒大耀紡織的老總朱建軍進入到這個行業,“那時候我一個月電話費破萬元,可想而知溝通成本多么高昂。”2004年,互聯網剛剛興起,當大多數紡織企業還在拜訪客戶、大打價格戰之時,朱建軍悄悄建立了第一個布料網站,第一年便從中獲利上百萬元。嘗到甜頭的朱建軍相繼開辟了紗線、面料網站,成了一家擁有網絡現貨平臺的紗布綜合服務商。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深入發展,朱建軍意識到需要將紡織產品紛繁復雜的數據整合起來,減少查找具體產品的時間,讓客戶一目了然。今年3月,中恒大耀紡織上線了“紡織紗布商城”,到目前已實現8000多萬元的實時網絡訂單,并且沒有追討欠款的隱患。記者打開這個APP,隨意輸入了一個經緯規格參數,網頁上立即彈出了所有符合參數的產品,一目了然。據悉,公司花了1000多萬元引進了最先進的SAP系統,保證海量產品數據的穩定性和沒有卡頓的查詢體驗。運行至今,已擁有657個注冊客戶,上個月還上線了手機版商城,進一步拓寬紡織電商的輻射范圍。“我們做過測算,雇傭10個銷售員,同一時間內至多創造網銷四分之一的產值。”朱建軍介紹,目前網絡銷售僅占總產值的4%,上升空間巨大,在5年內力爭提高到30%的份額。可喜的是,許多原來的合作商看到了商機,向中恒大耀紡織拋出了參與平臺銷售的“橄欖枝”。
對于“互聯網+紡織”的理解,朱建軍認為不能停留在開發網站、APP這樣的營銷手段上,更需要對大數據進行精確分析。“前幾年棉花價格暴跌,只一年光景,每噸棉花就下跌1萬多元,多年的合作伙伴都認定我要破產了。”朱建軍不甘心就此放棄,他組織技術人員對積累多年的用戶數據進行精確分析,及時與國外客戶形成新的合作,從而度過了危機。下一步,“紡織紗布商城”還要發展跨境電商,在擴大海外市場的同時也是對外商數據資源的又一次積累。“優質的產品與互聯網的結合才能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朱建軍說,為了保證紡織原料的高品質,公司特意到新疆建立紗廠,生產出質量穩定的紗線、面料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