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鋪鎮棉紡加工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底,是該鎮傳統支柱產業之一。2005年,該鎮棉花加工企業達到50家,年可加工籽棉50萬噸,帶動起300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到棉企務工。2010年,該鎮財政收入的60%來自棉花加工產業,全鎮農民依靠棉花產業年增收6000余萬元。然而好景不長,2012年以來,受全球經濟下行的影響,國內棉花市場形勢急轉,三十里鋪鎮棉花初加工企業舉步維艱,企業效益嚴重滑坡,許多棉業紛紛整頓轉型尋求生機。
為應對嚴峻的市場形勢,三十里鋪鎮在延長棉花加工產業鏈條的同時,積極探索棉花產業轉型升級。該鎮鼓勵設備先進、發展前景好的企業繼續開拓市場或新上紡紗項目,目前,該鎮14個紡紗項目、4個制衣項目已建成投產;同時,該鎮積極引導設備、產能落后的企業轉型其他產業,現已有30余家棉花加工企業實現轉型,從事汽車配件、板材、水晶制品加工等。通過淘汰落后產能和加速轉型升級步伐,該鎮的棉紡加工產業實現了向高端化、高新化方向發展,重新煥發出生機。
現如今,在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該鎮30多家棉紡加工企業從行業寒冬步入早春,企業訂單和銷售情況逐步回暖,全鎮棉紡加工產業呈現平穩發展態勢。“下一步,三十里鋪鎮將進一步延伸棉花加工產業鏈條,逐步培育一批紡紗、針織、服裝龍頭企業,引領全鎮棉紡加工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三十里鋪鎮黨委書記張立民說。
記者 蔣希偉 通訊員 陳秋實 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