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10月份,規模以上棉紡紗企業營收同比下降7.03%,降幅較1-9月份收窄0.26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11%,降幅較1-9月份收窄10.97個百分點;棉織造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52%,降幅較1-9月份收窄1.89個百分點,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83%,降幅較1-9月份收窄9.81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我國棉紡織企業效益逐步改善,但壓力仍存,不僅在供應端面臨進口紗數量同比大增、化纖對棉花替代加速的競爭格局,在需求端也面臨著整體需求下降的挑戰。
面對困難局面,高手積極“破局”。面對市場壓力,棉紡織企業用創新探路,以質量護航,闖出高質量發展新天地。
提升紗線質量 獨步市場
“因出口需求下降,紡織企業多數轉向內銷,面對激烈競爭,質量是贏取市場的法寶。”舞鋼市銀龍集團(以下簡稱“銀龍集團”)總經理周泉濤認為,只有擁有滿足客戶需求的質量優勢,企業才可以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銀龍集團以生產高檔高支純棉紗為主。周泉濤表示,企業不打價格戰,利用技術優勢不斷提升紗線質量。如企業生產的米通紗,該品種質量要求高,能做的企業少,盡管該紗線比市場上常規品種紗線價格高10%,也備受市場歡迎。
“我們企業已建廠30年,所做的高檔針織面料用紗,得到了下游客戶的認可,與國內多家知名企業都有深度合作。未來,我們的目標是繼續提升產品檔次,做高檔服裝面料用紗,主要在針織用和色織用米通紗品種上,進一步擴大市場容量和客戶群。”周泉濤說。
憑借著對差異化高品質紗線精益求精的態度,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州華源”)近日成為東方甄選指定保暖內衣紗線提供方。“德州華源嚴格把控生產流程,精選優質環保的蘭精莫代爾纖維,采用全自動生產線紡制的50支、60支精品紗,契合了東方甄選的選品要求。”德州華源常務副總經理李玉斌表示,雙方對產品品質的追求一致,也因此達成合作。
創新紗線品種 占領高端
跟隨市場需求不斷進行產品的推陳出新,是紡紗企業占領高端市場,擴大市場份額的有效措施。
“環錠紡全棉紗線手感柔軟,但是會起毛起球,賽絡紡的全棉紗線條干均勻,不易起毛起球,但手感偏硬。針對這些痛點,企業近日推出了新品——精澳色紗。”蕪湖富春染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春染織”)銷售經理單條仙介紹,精澳色紗采用100%澳棉,細紗環節先賽絡紡再緊密紡,最終得到的全棉紗線吸濕透氣、親膚柔軟、條干好、強力高,有股線的立體感,能使織物看上去更飽滿,不易起毛起球,更適合高端嬰幼童紡織品使用,目前有200多個流行色現貨,客戶可以根據精澳色紗色卡上的色號隨時下單。
山東宏誠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誠集團”)近期接到了80萬米的雙層紗面料訂單。“和常規訂單不同,該類面料是由質量較好的棉紗加特殊織機工藝織造出來的雙層面料,產品附加值較高。未來,企業會積極研發各種新型織物組織、新型纖維織物,提高產品利潤,多承接差異化產品訂單。”宏誠集團織布事業部張倩說。
據介紹,雙層紗面料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吸濕性,親膚爽膚,手感蓬松,具有棉布最樸實的特性,并且有很好的抗寒作用。純棉紗布制作出來的服裝綠色環保,面料表面不會起球,具有良好的皮膚觸感,一般多用于嬰幼童產品。
德州華源的產品涵蓋內衣、家居服、運動、時尚、牛仔、家紡等領域。隨著寒冷冬季來臨,德州華源采用獨創的工藝,根據客戶要求將絲、毛、抗菌腈綸、氨基酸粘膠、莫代爾等融合在一起,使紗線兼具護膚、抗菌、吸濕發熱、抗起球、防靜電等功能。德州華源還利用多彩的顏色為消費者帶來視覺的溫暖,從板栗殼、蘇木、茜草、梔子等植物中提取的染料賦予紗線及面料更多時尚元素。
引入智能設備 提升效率
無論是工藝的革新還是技術的迭代,都是為了打造拳頭產品,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少不了智能設備的加持。當前,越來越多的棉紡織企業應用自動化裝備與數字化系統,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
“2022年,銀龍集團采購了兩套雙清智能的清韻系列全智能筒紗輸送與包裝系統,該系統成為粗細絡包聯系統中的重要部分,實現了從自動絡筒下來的筒紗到碼垛的連續化、無人化生產。”周泉濤介紹,一套全智能筒紗包裝線的產量每天可達30噸以上,一條生產線可同時生產多個品種,通過視覺識別系統和報警系統,可有效預防錯支發生,配重精度與包裝質量完全不亞于人工,是一條令人信賴的無人化包裝生產線。
周泉濤表示,從使用效果上看,這套包裝系統不但能大幅度降低用工,而且還能與銀龍集團的ERP系統融合,設備廠家還可針對問題進行遠程在線優化程序設定。
作為全國最大的功能性腈綸紗研發生產基地,山東圣潤紡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圣潤紡織”)面對信息技術與紡織生產融合的趨勢,積極求變,引進了薩維奧全自動絡筒機,實現了絡筒工序中多個工作步驟的自動化生產。
“自從上了這個設備之后,產量提升了近十倍,生產效率大大提升。”圣潤紡織研發部工作人員付士湖介紹,也正是因為有了設備的支撐,讓企業新品研發更加順利。付士湖表示,圣潤紡織瞄準市場行情,將眼光投向了工業用紗的研發,最終實現了工業用紗的量化生產。
今年,圣潤紡織加快了數字化轉型步伐,投資3.5億元,新上數字化全自動智能搖紗機關鍵技術研發生產線1條,購置TMFD81S并條機、FA507細紗機及落紗機器人、薩維奧全自動絡筒機、全自動高效多頭電腦繡花機和全自動高速噴氣織機600余臺(套)。預計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年產功能性腈綸色紡紗線系列產品4萬噸,高檔抽紗刺繡產品33.8萬件,實現年銷售收入15億元、利稅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