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安鎮勾里村的湖州絲藝絲綢有限公司,盡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生產車間內,隨著工人嫻熟的操作,高速無梭劍桿絲織機快速作業,各類面料吞吐而出。
“去年剛引進的新設備,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指著其中一臺高速無梭劍桿絲織機,絲藝絲綢總經理于杏興高興地向記者介紹,原本每臺絲織機的產量是每小時2米,換成新機器后是每臺每小時8米,效率整整提高了3倍,“訂單源源不斷來,也能滿足生產需要”。
絲藝絲綢是一家從事各類絲、棉、麻提花交織面料的中外合資企業,依托新安鎮的區位優勢,公司不斷擴寬銷售渠道,市場訂單逐漸增多。訂單多了,自然需要更多人來完成,用工成本一度成為公司發展的“攔路虎”。
對此,公司積極應對,引進先進設備的同時,對原有設備進行技改。“提高設備的工作效率,使其在相同的條件下,生產出更多的產品。”于杏興坦言,目前國內外紡織行業并不景氣,絲藝作為一家勞動密集型企業,要增強發展后勁,必須要走技改之路。
去年,公司成立技改小組,并赴多地考察,最終選擇行業領先的設備進行購置,同時,對員工進行自動化作業培訓,確保產量穩步提升。“以前操作一臺絲織機,我必須一直盯著,生怕哪根線斷了,影響整塊絲綢,現在我只需要對著電腦顯示屏,哪里出錯一目了然。”經過一個多月的技術培訓,絲織女工小張就能熟練操作新設備。
新設備的投入不僅讓用工縮減了一半,整個生產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面料也更加精良、更加柔滑細膩,更好地滿足新產品的研發設計。
提花面料市場競爭激烈,市場“喜新厭舊”的速度很快,為了站穩腳跟,絲藝十分注重創新研發,花了重金聘請工程師和設計師專門從事產品的設計研發工作。這些新面料的不斷出產,也為公司贏得了更大市場。各地的紡織面料展覽會,絲藝絲綢的創新產品也總能吸引到顧客。
“每個月出產40多種新規格、型號的提花面料產品,這些新產品一半以上是市面上沒有的。”走到公司的研發設計部門,于杏興自豪地向記者介紹,公司已是一些服裝企業定點的新產品開發基地。從2006年至今,絲藝絲綢已獲得了20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工藝技術授權,不少技術被市場應用。說起2017年的“小目標”,于杏興表示,繼續堅持技術創新,做縣內最大的生產真絲提花服裝面料公司。去年公司實現工業產值4000萬元,今年力爭在去年的基礎上增產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