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陽城縣圍繞“一產突出抓蠶桑”,通過抓宣傳、強科技、優服務、樹典型,多措并舉,群策群力,努力提高蠶繭質量,全力促進蠶業增效、蠶農增收。全年養蠶近3萬張,產繭145萬多公斤,蠶繭總收入達到6650萬元。
蠶桑產業作為陽城縣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開春以來,針對雨水足,桑葉旺的實際情況,陽城縣蠶桑中心緊緊抓住春夏桑園管護的關鍵時節,及時組織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組織蠶農對桑園進行出扦修剪、除草施肥、劣桑改良、病蟲害防治等科學管理工作。大力推廣小蠶集中供育、大蠶大棚省力化、方格簇上簇自動化等實用技術,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了蠶繭質量和產量。針對山地桑園多,地形崎嶇,面積分散等特點,引進桑園微耕機100臺,用于桑園深松、旋耕除草、中耕施肥、噴藥治蟲等機械化管理,不僅降低了勞動強度,而且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陽城縣蠶桑服務中心將17個鄉鎮劃分為四個片區,實行班子成員包片負總責、生產科和蠶研所具體負責、技術人員駐鄉鎮三級聯運工作機制,一級帶一級,結合蠶桑生產進度,開展技術培訓300多場,受訓蠶農達3萬多人次。引進“華康一號”、“明豐×玉春”等新蠶品種,不斷充實優良蠶品種換代資源。
蠶繭質量決定蠶繭價格,2016年陽城縣政府繼續對方格蔟化蛹繭實行每公斤4元的直補政策,提高了蠶農使用方格蔟的積極性,化蛹率達到95%以上,蠶繭質量穩中有升。蠶繭收購議價機制是穩定全縣蠶桑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途徑,繼續完善蠶繭收購議價機制,春季,在陽城縣三家繅絲企業競標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兩家外商參與總價,最大限度平衡了蠶農和絲廠的利益;秋季,隨著國家鮮繭收購許可政策的取消,嘗試由合作社與絲廠進行協商議價,進一步穩定了蠶農養蠶的積極性。同時,為有效降低自然災害、工業污染以及蠶病暴發等不利因素給蠶農帶來的損失,出臺了《陽城縣政策性養蠶保險工作實施方案》,讓蠶農告別了養蠶遭遇不幸顆粒無收的歷史。
為持續推進全縣蠶桑產業可持續發展,陽城縣蠶桑中心堅持“蠶桑+種植”,以“桑-菜”、“桑-糧”、“桑-藥”、“桑-菇”等模式對桑園地進行綜合開發利用,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在此基礎上,以“美麗鄉村”為依托,把蠶桑生產與旅游配套,豐富旅游文化內涵,向觀光休閑旅游農業領域滲透和拓展,積極打造蠶桑文化品牌。(中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