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過后,新疆部分地區開始發放首批預撥的2016年度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補貼資金,兌付補貼標準定為籽棉0.5元/公斤,各縣(市)、各鄉(鎮)正根據分解落實的籽棉交售量、補貼兌付標準,結合棉花種植面積、當地單產預警上限和必要的發票等信息,以村為單位進行補貼公示。根據《201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17年2月底前,自治區財政廳根據國家清算的剩余補貼總額以及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的南疆四地州基本農戶棉花種植面積和2017年1月3 1日前交售量統計信息,會同發展改革、農業、國土、統計部門擬定各地(州、市)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資金方案。補貼資金分配方案經新疆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報自治區人民政府審定后,由自治區財政廳負責撥付補貼資金。
上周(1月3日-6日),新疆籽棉收購已基本結束,僅個別企業零星交售,預計中旬后將全面停工,籽棉收購價格因區域不同而有所差異,衣分在38%的2128級籽棉價格在6.95-7.58元/公斤不等。內地棉區進入收購后期,籽棉質量下降、數量減少,收購價格普遍下跌。長江流域的安徽、湖南和江蘇暫停收購,湖北的加工企業大多也停止收購,棉農交售以尾期籽棉為主,僵瓣居多,水分較高,銷售價格在6元/公斤左右。黃河流域棉區的河北、山東等省籽棉價格下跌,由于接近過年,加工企業急于回籠資金,收購意愿并不強烈,市場表現相對冷清。河北地區衣分在38%的籽棉收購價格在7.55元/公斤,較上周下跌了0.05元/公斤;山東地區衣分在38%的籽棉收購價在7.6元/公斤,較上周下跌了0.3元/公斤。
隨著春節臨近,紡織企業采購積極性不高,國內棉花現貨市場成交價格穩中有跌,1月6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 Index(3128B)收于15785元/噸,全周下跌13元。受美元匯率下跌影響,國際棉花價格以上漲為主。1月6日,ICE棉花期貨近期合約收于73.99美分/磅,較節前上漲3.34美分,Cotlook A指數收于82.7美分/磅,累計上漲3.3美分。(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