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家環保政策密集出臺,各級政府對環保的監管力度都有所加強,對環保不合格的企業堅決實施停產并采取制裁措施,這也加快了印染助劑行業的洗牌。隨著印染產業的發展,作為上游產品的染色助劑,近幾年來,在福建石獅、浙江紹興和蕭山等地延伸出不少助劑生產企業。
助劑生產現狀如何?去年8月起,紹興質量監督部門首次對柯橋區范圍內助劑生產單位進行地毯式抽檢,抽檢中發現產品品質合格率偏低,柯橋區目前70多家助劑生產廠家中,僅43家屬正規單位。“即便在"正規軍"中,也存在無生產標準的情況,即為"無標"戶。”質量監督部門有關負責人說,柯橋區助劑市場可謂是魚龍混雜。
“甚至一些中型印染助劑老企業也出現經營困難。”一位業內專家表示,“江蘇省東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年底傳出停產重組的消息。”東泰化工則是一家具有50年歷史的老廠,是國內脂肪醇、紡織印染助劑的骨干企業,2012年還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小型助劑企業生存較為困難,未來紡織助劑的行業競爭格局將會定位在中高端市場、環境友好的工藝技術以及高附加值的功能性產品。”一位助劑生產企業的負責人表示。在采訪中了解到,大部分的印染助劑生產企業坐落在化工園區,實施企業與園區兩級“三廢”治理和監管。一些園區真正能實現廢水零排放,中水全部回用,但無形中增加了企業成本,一些企業因難以承受,只能出局。
業內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印染助劑行業需求主要來源于紡織印染,紡織行業的發展有利于帶動國內印染助劑需求的穩定上升。根據國家《產業用紡織品“十二五”發展規劃》,“印染后整理”技術將成為發展和調整的重點之一。“預計隨著印染助劑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綠色壁壘的提高,國內市場競爭將逐漸向高端化和差異化過渡,處于國內龍頭地位的印染助劑廠商憑借規模、技術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優勢,將會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
紡織助劑的下游客戶印染廠目前在中國還是較為分散,相應的,紡織助劑行業也將向具備技術、服務優勢的龍頭企業集中。“特別是傳化股份、浙江龍盛等將因為技術優勢和早期在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而逐漸擴大市場規模,從而一掃魚龍混雜的印染助劑市場。”業內專家表示,“當印染助劑生產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業的時候,不合格服裝中關于色牢度等問題將會大為減少。”(中國紡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