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纖維檢驗局數據顯示,截至12月4日24點,全國公檢棉花288.67萬噸,其中新疆公檢量達到283.49萬噸,內地公檢總量達到5.17萬噸。從以上公布數據看出,內地棉花公檢數據遠遠落后于新疆地區。除了種植面積下降、產量減少外,還與棉農惜售有關。不過近期隨著天氣、價格、鄭棉等影響因素逐漸企穩,內地籽棉收購活動又開始活躍起來。
據悉,11月之前,安徽省縣區的棉農交售籽棉并不積極,期待價格繼續走高,然而進入12月份以后,棉價上漲的希望越來越小,棉農只能勉強銷售。目前安徽無為縣籽棉收購總量在1500萬斤左右,每天籽棉收購量在35萬斤以上,預計今年收購總量可達3000萬斤。考慮到明年3月份儲備棉開始輪出,為了降低風險,當地棉企和往年一樣采取了“快收、快軋、快銷售”的措施。
河北地區的棉企也在抓緊籽棉加工和銷售工作。唐山市上周籽棉收購價3.85-3.9元/斤,這在當地市場已屬高價,絕大多數棉農對此都比較認可,不存在惜售心理。
據悉,唐山市各棉企基本上都有幾百噸皮棉庫存,11月底皮棉3129B級銷售價格15600-15700元/噸,環比上周下降100元左右,一方面是紡織企業購買量下降,另一方面是皮棉銷售價格穩中有降,棉企為了降低經營風險加快銷售皮棉,盡量降低皮棉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