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國家標準日前發布,將于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個民用防護口罩國家標準。
不過《規范》明確標稱,此標準“不適用于兒童用口罩”。對此,專家解釋是由于兒童身體特征差異性較大,呼吸阻力對兒童成長影響的醫學數據和實驗數據積累還有待于完善,所以《規范》沒有對兒童用口罩作出專門規定。
口罩分四個防護級別
此前,我國關于口罩的標準有《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醫用外科口罩》等,但都屬于勞動防護類和醫用防護類標準。而市場上所謂的民用防霧霾口罩,一直缺乏標準規范,這也導致“防霧霾口罩”質量參差不齊。
比如,很多口罩以“過濾效率”來表示其防霧霾性能,而且常常自稱“過濾效率達90%以上”。對此,質監部門指出,過濾效率僅僅是指口罩的核心部分——過濾布材料的過濾效果,并不能代表口罩的防護效果,因為口罩還有密封性的問題。即使過濾布的過濾效果真能達到99%,如果密封性不好,口罩的防護能力也要大打折扣。
有鑒于此,《規范》 對口罩性能的規定使用了“防護效果”這樣的綜合指標,以“佩戴口罩后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這種直觀效果來界定口罩的性能。
“按照《規范》,口罩佩戴后能將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過濾后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參與制定該標準的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規范》將口罩的防護級別由低到高分為四級:D級、C級、B級、A級,分別對應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空氣質量類別設置和空氣污染情況——D級適應于中(PM2.5濃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級適應于重度(PM2.5濃度≤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B級適應于嚴重污染(PM2.5濃度≤350微克每立方米),A級在PM2.5濃度達500微克每立方米時使用。各級對應的防護效果分別為不低于65%、75%、85%、90%。
兒童用“縮小版”成人口罩
由于《規范》標稱“不適用于兒童用口罩”。這也讓家長們擔心,究竟如何選擇兒童防霾用口罩?
實際上,由于在學校進行課戶外活動等,兒童這一群體經常暴露在戶外,受到霧霾影響相對更大,這也導致目前兒童用口罩市場需求火熱。記者昨日查詢了解到,目前市場上兒童用口罩在各大超市、網店都有售賣,品牌多樣,樣式也各不相同,常見國產品牌的價格在十幾元到幾十元不等,進口品牌則要上百元。
一名國內知名口罩生產商銷售人員向記者透露,由于缺乏標準,實際上目前兒童用口罩與成人用口罩的材質完全相同,只是在大小上有所區別,相對小一號,以求能達到更好的密閉性和貼合性。
市民張女士的孩子剛滿5歲,她在超市找了好幾種所謂的兒童用口罩,即使是最小號的口罩,尺寸也還是偏大,戴上不合適,最后只能放棄。她希望,關于兒童用口罩標準能盡快出臺,相關廠家也能生產型號更加齊全的兒童用口罩,滿足各個年齡段的兒童。
過濾效果和透氣性缺一不可
按照《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要求,口罩佩戴后能將吸入的PM2.5濃度降低至7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使過濾后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才是合格的產品。《規范》將口罩的防護級別由低到高分為四級:A級、B級、C級、D級,分別對應國家空氣質量標準中空氣質量類別設置,A級的防護性能最高,對應PM2.5濃度達500微克每立方米時使用,其他級別依次遞減。但這里消費者容易出現一個誤區,覺得過濾效果好的口罩就是好的,實則不然。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總工程師王玲介紹,A級口罩過濾效果好,但相應的吸氣阻力也大,不能長時間佩戴,否則會對人體的心肺功能造成損傷。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一款性能好的呼吸防護用品,必須是終產品過濾效果高、呼吸阻力小,兩者兼具,缺一不可。在實驗中,記者也對實驗品的呼吸透氣性進行體驗,采用立體結構設計的鼻用空氣凈化器透氣效果最佳,帶有呼吸閥的無紡布口罩及N95口罩呼吸較不順暢,存在憋悶感。
安全性能也是檢測產品的重要指標
此次發布的《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國家標準有兩大關鍵指標,即對細顆粒物(PM2.5)的防護效果和佩戴的安全性能。為保證消費者佩帶防護口罩時的安全性,標準要求口罩應能安全牢固地護住口鼻,不應存在可觸及的銳利角和銳利邊緣。
標準還要求不應使用再生料,不能使用含高毒性、致癌性或潛在致癌性物質的材料,其他限制使用物質的殘留量也應符合相關要求。
民用口罩新標準的發布和實施,相信可以從根本上改變我國民用防護口罩市場無標可依、無標可查的混亂現象,對有效規范市場、合理引導消費起到保障作用。消費者可以根據空氣質量情況選擇合適的口罩,從而使吸入體內的空氣質量達到良及以上水平。但在口罩的選擇上還需綜合考慮過濾效果、密封性、透氣性、安全性等因素,避免長時間佩戴低效果高阻力口罩后對身體產生不利影響。當然,如果在霧霾天不采取任何防護措施,不佩戴任何呼吸防護用品,那么一切都是空談。(國搜河南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