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鄆城縣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人員深入到圣隆棉花加工有限公司,棉花加工企業對鄆城縣棉花市場價格進行了走訪,發現棉花價格持續水漲船高,高等級皮棉一路突破15800元/噸,籽棉價格一路突破4.0元/斤大關,但棉企開秤率極低,呈現出有價無市現象。
圣隆棉花加工有限公司的李經理反映,該公司當前白棉二級、白棉三級收購價格分別為4.0元/斤、3.65元/斤,與上月的3.65元/斤、3.50元/斤的價格相比上漲9.58%、4.29%,與上年同期的3.20元/斤、3.00元/斤的價格相比分別增加25.00%.21.67%;該公司當前2129、3128、皮棉的價格分別為15800元/噸、15200元/噸,與上月的14200元/噸、14000元/噸分別上漲11.27%、8.57%,與上年同期的13400元/噸、13000元/噸的價格相比分別增加17.91%、16.92%。
據調查分析,造成棉花價格持續上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價格方面:
一是國家棉花政策影響。眾所周知,原則上國家2016年輪出儲備棉基本告以段落,新棉上市,國家還要考慮按照今年輪出數量,再收儲30%新棉,雖然收儲的最終政策還未出臺,但給予軋花廠一定的積極的信號,棉廠老板們蓄力待發。
二是棉花產量大幅減少。據中棉所統計,今年的全國種植面積較去年相比,減少10%左右,多數棉區棉花單產要比去年略有降低。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植棉區總產量預計減少16-24%;今年我縣棉花種植面積較去年相比減少了約40%,個別鎮區面積減少達60%,更多農戶改種效益更高的蔬菜。
三是棉農惜售心態濃郁。由于棉花種植成本相對較高,另外蕾期受高溫影響,單產又有所減少,所以棉農的心理價位在4-4.5元左右,惜售心態較重。
四是期貨和投機商助推棉花價格上漲。圣隆棉花加工有限公司的李經理反映,一些棉花貿易企業和投機資金入市拉高皮棉成本,一些高價競拍的棉花花貿易企業仍處于持平或虧損的狀態,通過入資拉高籽棉收購價,推起皮棉成本,從而為所競拍的棉花解套,另一方面考慮到全球棉花市場供需及外圍大宗商品市場走勢、美聯儲加息的“陰霾”等投機資金為軋花廠解決收購資金難題,聯合操作,試圖拉高鄭棉期貨,電子撮合盤面價格,從而高位做空。
按照當前的籽棉、棉籽價格以及皮棉售價計算,軋花廠很容易出現虧損現象,而多數紡企仍持有部分輪出皮棉作為庫存,采購意愿并不強烈。棉企并未出現快加工,快銷售的現象,短時間內可能要出現以存待漲現象。棉企如銷售不暢,庫存達到一定程度再加上投機資金陸續撤離,棉花價格有可能要出現下跌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