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機儼然龐然大物威武地向前行駛,“隆隆”聲響處,棉花幾乎無一遺漏地被吞進了“嘴”里;無邊銀白如海的棉田很快就神奇地轉換成了灰褐的曠野……10月11日黃昏時分,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塔河種業良繁一場209號地里拍照時看到的情景。
新疆塔里木河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杜文全在采摘過的棉行內查看采棉機作業質量。杜文全稱,塔河種業今年種植1.9萬畝機采棉田全部采用機采,5臺采棉機全力采收,預計11月3日全面結束棉花收獲工作。
“2008年的時候,我要每天聯系撿棉花的人;每天接人、送飯、過秤、結賬,棉花到12月份才撿完,又操心又花錢。2012年我招募了農民兄弟幫助采摘棉花,一個半月摘完了我承包的40多畝棉花——近3萬元的拾花費著實不低啊!現在機采了,8毛錢一公斤,一天就采完了。明天我就可以到別處干活掙錢了。”承包戶陳才珍感嘆道。
中棉協9月23日召開的全國棉花形勢分析會上透露,2016年,新疆兵團種植棉花800萬畝,產量較2015年度穩中有增,天山北部的單產增幅更大;預計總產123-126萬噸,仍然保持了以占全新疆四分之一的面積占新疆總產三分之一、超過全國六分之一的水平。
據了解,天山北部收獲棉花開始和結束都早于南部30天左右。當下,新疆兵團棉花采摘工作全面開展。本年度新疆兵團機采棉產量可達100萬噸以上,其余的,仍然需要約30萬人工采摘,方能確保高效優質全面快速結束棉花收獲工作。
據介紹,新疆兵團種植機采棉選用優良品種,加厚地膜,加大棉花植株的空隙,改進管理,使得棉花“三絲”、異纖將下降至0.2克/噸。機采棉實行優質優價,差別營銷,棉花質量將更加有保證。專家預計新疆機采棉在兩年后可達到美棉水平,3-5年后接近或大部分達到澳棉水平。
目前,新疆兵團農機總動力已達到500萬千瓦;100匹馬力以上的拖拉機有6000余臺,采棉機1820臺,聯合收割機3168臺,農用飛機32架;農業生產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0%以上。
有關專家稱,新疆兵團農機化作業水平在全國處于領先水平,為新疆兵團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和現代化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成為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