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市場回暖疲軟、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柯橋區8月份外貿出口卻交出了一份喜人的成績單:實現出口10億美元,總量居全市首位,同比增長0.73%,增速首次實現扭負為正。“8月份出口增速實現扭負為正,這對柯橋外貿出口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說,8月份是柯橋厚型面料出口的高點。因此,此次扭負為正,是否傳遞出柯橋紡織品出口迎來“拐點”尚不明確。
今年柯橋外貿出口有所走弱,除受宏觀環境等因素影響外,以中低檔為主的出口產業受梯度轉移、化纖面料價格下降等因素影響,使得傳統紡織出口出現了減速換檔的情況。面對新常態,紡織出口企業積極調整產品結構,以迎合國際市場需求,努力開拓新市場,并收獲了不少訂單。
傅雙利是柯橋區外貿百強企業——銘園紡織有限公司的當家人,同時還經營著迎豐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他告訴記者,受國際宏觀形勢影響,近年來,外貿出口高速增長已一去不返,今年尤為明顯。但公司通過采取對“10年老客戶回訪”等舉措來挖掘市場,目前手頭訂單較為理想。同時,從10月份起,迎豐印染公司也將逐步進入外貿訂單生產旺季。“這將成為公司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傅雙利說。
“目前已接到了三四十萬件的外貿訂單,未來幾個月生產能‘吃得飽’。”錢清一家服裝出口生產企業經營者透露,上半年他們企業因外單不足曾一度出現無單可做的困境,前階段通過積極參展,增強設計能力等措施,從8月份起,外單有所增加,目前所有車間都處于開機狀態。
無獨有偶,受俄羅斯盧布、巴西雷亞爾等大幅貶值的影響,地處湖塘街道的一家家紡企業上半年外貿出口大幅“縮水”,單月出口一度不足百萬美元。但這家企業并不坐以待斃,而是積極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重攻印尼、泰國等東南亞市場。“通過前階段的努力,目前單月出口已經回升,其中8月份實現了200余萬美元的出口業績。”該公司經營者告訴記者,目前正是公司出口的旺季,訂單較為飽和。不過他們并沒有放慢開拓新市場的腳步,10月份將要參加三場服裝面料專業展會。
此外,今年以來,柯橋區政府部門也積極引導扶持出口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如積極盤活利用印染產業集聚搬遷后的空置樓宇、廠房,以出口先進制造項目、外貿流通企業為重點,主動爭取產業轉移承接,至8月底,新增進出口企業575家。同時,通過強化參展拓市場,首次組團參展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海國際紡織面料展等重要展會,并赴國外參加展中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