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明100%純棉,結果僅含棉60%;服裝的酸堿值應在4至8.5之間,結果抽檢校服的pH值達到9.2……昨日,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對46所中小學校服質量的抽檢結果,近兩成校服的纖維成分含量和pH值項目不合格。
據介紹,市質監局聯合教育部門對武漢市46所中小學校(包括遠城區)進行了抽檢,有23所學校已發放校服,還有5所待發放校服,另有14所學校提供不發放校服證明,2所學校拒絕入校抽檢,另有2所學校自稱不發校服,但沒有提供任何證明。
市質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共抽查校服35批次,按照《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以及產品明示的執行標準主要檢驗了纖維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褲后襠縫接縫強力、紕裂(僅機織類學生服裝涉及)等批標,合格29個批次,合格率為82.8%。
此次抽查共有5批次校服產品實際纖維含量與標識不符,主要是虛高標注棉纖維含量。如標稱“深圳市某服飾用品有限公司”生產的“機織學生裝(襯衫)”標注纖維含量為“棉100%”,實際測試結果為“棉60.3%、聚酯纖維39.7%”。
此外,還有1批次校服產品pH值超標,達到了9.2,而標準值僅為4.0~8.5。市質監局專家表示,pH值是反映物品酸堿度的一個指標,由于人體皮膚表面呈弱酸性(健康皮膚的pH值在5.0~5.6之間),服裝產品的pH值過高或過低,均有可能破壞人體皮膚酸堿度平衡,引起皮膚過敏或感染,使皮膚易受到病菌的侵害,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兒童尤為不利。
針對今年校服質量抽查中發現的問題,市質監局表示,將會同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校服質量的監督管理。
鏈接>>>
新校服洗后再穿
有關專家提醒學校和廣大學生家長:選購的校服應無濃烈的、刺激的異味,如果產品散發出刺激的異味,就有可能有甲醛殘留,最好不要選用。此外,新買的校服應充分洗滌后再穿,因為通過水洗可以洗去全部或大部分產品上的“浮色”、臟物和織物中殘留的游離甲醛。試驗發現,水洗也能很好地改善服裝pH值,使之更接近中性,從而更好地保護人體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