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在全國實施棉花直補政策,保障棉農利益,讓棉價回歸!”昨日,全國人大代表、天門市委書記柯俊呼吁,實行棉花進口與拋儲“兩手抓”,防止出現大起大落。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產國和消費國,受國際國內因素影響,近3年來全國棉花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天門是全國知名的棉花生產大市、國家首批優質棉生產基地,也出現面積、總產‘雙下降’。”柯俊深感擔憂。
柯俊說,為防止棉花市場大起大落,國家建立了棉花臨時收儲制度,其核心是高價收儲、低價拋儲,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棉農利益,穩定了棉花市場。但這種方式對市場干預過深,也有一定弊端:棉農從政策中受益有限;棉花收購加工企業銷售渠道單一,經營風險加大;棉紡織企業成本居高,競爭力削弱;加大國家財政負擔。
從今年起,國家將在新疆試點棉花直補。柯俊建議,取消棉花臨時收儲政策,在全國棉花主產區實施棉花直補政策,參照糧食直補的補貼方式給予補貼;建立國家優質棉基地利益補償機制,保護棉花主產區的種棉積極性;加強對棉花價格的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