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衣服質量檢測是怎么進行的嗎?衣服吊牌的信息你關注過嗎?為普及相關知識,日前,市質監局開放了輕紡實驗室,參觀人員現場觀摩了輕紡織品的檢測工作。
在羽絨實驗室的桌上擺放著四五種含絨量50%到95%不等的羽絨,參觀人員通過接觸可以感覺到不同質量的羽絨之間的差別。質檢所工程師高金紅介紹,含絨量50%以下的羽絨不能進行生產,含絨量越高,羽絨質量越好,此外絨子含量越高,羽絨的質量也越好。對于消費者而言,選購羽絨服時應該先拍一拍、壓一壓,如果衣服能夠很快“復原”,說明蓬松度高,保暖效果也相對較好。
色牢度也是輕紡織品質量檢測的一個重要方面,用通俗的話形容就是掉不掉色。在實驗室里,李慧玲工程師向大家解釋了如何通過儀器檢測染色織物在不同條件下的褪色程度,最后在模擬日光的環境中進行評級。
大多數人都知道,新衣服上除了吊牌,在內側還有一個耐久性標簽。據張海英工程師介紹,現行國家標準規定耐久性標簽上必須有規格、成分、洗滌標志三項內容,而吊牌上要有生產廠名、廠址、產品具體名稱、執行的國家標準、質量等級和出廠合格證。張海英說,按照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定,服裝分為A、B、C三類,A類是嬰幼兒用品,B類為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C類為非直接接觸皮膚的產品,貼身衣物要選擇B類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