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進入9月下旬當地棉花長勢較好,棉花吐絮至中腰部,籽棉質量越來越好,棉農畝采摘數量在100斤左右。節日過后當地多數棉花企業均開始收購工作,只有極少數的棉企還在觀望。當日白棉3級籽棉(衣分36.5%,回潮率15%以內)收購價4.30元/斤,白棉4級籽棉收購價4.20元/斤,較前兩日下降0.05元/斤。籽棉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為棉籽下降幅度較大,棉企隨之下調籽棉收購價。當前棉籽銷售價1.40元/斤,較前日下降0.05元/斤,較17日下降0.10元/斤,部分棉企還未加工生產,皮棉生產成本提高較大。
如果按照3%虧損,加工費用1000元/噸計算,白棉3級折合皮棉生產成本19920元/噸,白棉4級生產成本19370元/噸,若前期收購未加工的籽棉白棉3級生產成本高達20200元/噸,若其他指標再有貼水情況或者白棉3級不保企業就進入虧損局面。
截止今日只有980噸收儲合同成交,當地棉企均未競拍,從當地1家企業送檢的皮棉檢驗結果看,顏色級淡點污棉2級占多數,長度均在29毫米級以上,軋工質量為P2,長度整齊度多U2,斷裂比強度多S1,少數S1,馬克隆值多C2,從目前檢驗數據總結看企業交儲1噸皮棉貼水350元/噸。但企業均表示今年交儲難度確實比較大。首先是一家交儲企業獨自完成一個最少120噸的合同,今年由于新國標實施,企業對顏色級掌握的不太熟練,只能是加工一小部分皮棉就送檢,而今年一個顏色級組成一批,出現的顏色級較多,給組批造成一定難度,交儲時間被延長;其次是計價指標增多,目前按照國家收儲要求,今年計價指標較去年增加5個(馬克隆值,長度整齊度,斷裂比強度,軋工質量,異性纖維含量),如果其中任何1個指標不能滿足交儲條件,則不能夠交儲,指標約束增加企業交儲難度增加;最后資金周轉困難,必須有120噸以上貨物才能交儲,而且今年交儲是1次性結算,從入儲到貨款回籠這個周期到底有多長還不得而知,但普遍預計至少在20天以上,有的企業根據往年的經驗預計在50天,若再加上收購時間,企業資金占壓比較嚴重,棉企若想周轉只能增加貸款額度,生產經營成本繼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