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霓裳麗影”董事長夏彬和朋友聊天時,總笑稱自己是一名“礦工”——11年了,他一直在挖掘一座“金礦”,可時至今日,“金”沒掘到,自己卻已有些力不從心了。
夏彬口中的“金礦”,是指株洲模特業。2002年,他更換了事業的“跑道”——從律師事務所辭職,組建了株洲第一家模特公司。
“換跑道”的底氣源于一個設想:當年株洲有1000多家服飾品牌,哪怕只有1%的品牌需要模特“撐衣服”,他也能賺得盆滿缽滿。
可事與愿違。
市文廣新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株洲市舉辦了260場模特T臺秀,夏彬名下的“霓裳麗影”模特公司獨占了80%的市場份額。即便如此,其利潤也只有區區的20余萬元,行業的冷寂可見一斑。
模特行業的問題還不止于此。近年來,各種形態的模特培訓機構在株洲相繼成立,卻沒有一家是規模化運作的專業模特公司,真正達標的專業模特也是鳳毛麟角。
“10余年了,株洲模特業幾近裹足不前。”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唏噓不已。
■發展11年,年產值僅520萬元!
“誠招模特,待遇從優。”一到銷售旺季,“求賢若渴”的服裝經營個體戶就開始到處招兵買馬,類似的招聘廣告遍及市場群。
在夏彬看來,個體戶們需要的不過是“偽模特”,充其量只能稱之為“營銷模特”。作為“試衣員+營銷員”的集合體,她們的工作是試穿衣服,然后推銷出去。
在株洲,相比專業模特,營銷模特的歷史更為久遠。上世紀末,株洲專業服裝市場蓬勃興起,一些經銷商開始聘用漂亮女孩做展示員,同時負責服裝銷售。
這便是株洲營銷模特的雛形,也是當下株洲模特群體的主體。
進入21世紀,株洲服飾行業品牌效應開始顯現,不少服裝制造商意識到“只有做品牌才能活下去”,紛紛從套牌制造“洗腳上岸”,開始品牌化經營。
夏彬從中嗅到商機,服裝品牌化經營,必然帶動模特產業的興起和發展。于是,他組建了株洲首個模特公司。
可11年過去了,株洲模特行業沒有專業化、產業化,吃香的還是低端的營銷模特。
市文廣新局一組關于T臺秀場的數據可為佐證:2010年,150場;2011年,180場;2012年,260場。“增幅看似很大,但T臺秀每場次的利潤太少。”該局市場管理科科長彭玲說,株洲每場T臺秀的經費約為2萬元左右,照此推算,株洲模特行業去年一年的產值也就520萬元。
“任何一家中小企業年產值都不止這一點。”夏彬苦笑不已。
■“野模”逾萬,專業模特僅15人!
難成氣候的模特產業,倒逼著專業模特集體出走。
2007年,李芯正式進入株洲模特界。此前,她就讀于北京服裝學院,大學期間曾獲得多項模特大賽獎項。得知老家株洲服裝產業迅猛發展,她決定放棄簽約北京一家模特公司,認定“三、四線城市也有廣闊天地。”
苦熬2年后,李芯最終還是離開了株洲,去了東莞,隨后簽約廣州DM75模特公司。“在株洲,走一次秀才四五百元,性價比太低。”李芯認為,與“野模”相比,她的出場費至少要翻一番,沿海城市便是如此。
可服裝企業并不這樣看。一服裝企業負責人坦言,“專業與否,從普通市民到服裝訂貨商,有幾人能懂?”
“業內的一個共識是,辨別一名模特是否專業,對服飾的理解能力是主要依據。”湖南工業大學服裝設計與表演藝術系主任肖頌陽解釋說,專業模特有著較高的專業素養,對服飾的風格、品味、氣質有著深刻理解,展示時能夠準確把握。“野模”則不然,她們往往對服飾的了解處于懵懂狀態,甚至認識錯誤,導致風格錯亂,“模特表演,不僅僅是走走臺步。”
在沿海地區,模特走秀的起步價至少是1000元,而株洲最多不過四五百元。592職業圈網站的問卷調查顯示,株洲76%的模特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于是,專業模特相繼離開株洲,奔赴沿海。
“株洲每年都會流失好幾個專業模特。”風尚模特傳媒公司藝術總監彭欣雯介紹,該公司80%的模特都是兼職模特,平時正常上班,只有上秀場時才是模特,“蘆淞市場群號稱模特逾萬名,實際上專業模特不超過15名。”
缺乏專業模特,使得株洲模特公司與大型服裝新品發布會失之交臂。
去年,服裝大鱷百斯盾在株洲召開秋冬裝發布會,出場的20位模特全部是外地模特。一業內人士透露,百斯盾發布會現場采用200盞LED燈、150平方米的LED屏和50米長的T臺,總耗資80萬元,氣派堪稱株洲史上之最,“錯失這次機會,讓株洲模特界感覺挨了一個耳光。”
■無序競爭,惹來外界詬病
眾所周知,株洲服裝市場匯聚著4000多個服裝服飾品牌,年產值高達400億元,商品輻射國內20個省市、230多個縣區以及俄羅斯、東歐、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服裝業為株洲帶來繁榮,也為模特業孕育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自“霓裳麗影”之后,“新高度時尚模特”、“風尚模特傳媒”等模特公司先后成立,卻并沒有合力做大做強模特產業,倒是行業的無序競爭為人詬病。
“市場還處于價格競爭的低端。”夏彬回憶,他的公司曾絞盡腦汁,做了一個精致的模特走秀策劃,可對手僅壓低價位2000元,“煮熟的鴨子”因此飛走。
這種低端的無序競爭,也導致外地模特公司不敢來株發展。李芯所在的廣州DM75模特公司曾計劃在進駐東莞后,來株洲開拓市場,可通過一番市場調研,他們打了退堂鼓。
此外,株洲也缺乏高端的走秀場地。以往的模特T臺秀,都是放在大型酒店、賓館等舉行,“畢竟不是專業場地,燈光、音響、舞臺均不達標。”
■品牌升級,才是破題之要
采訪中,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表示,要做大做強模特產業,首先得打響“蘆淞服飾”品牌。
“中低端市場必然導致中低端供應。”肖頌陽表示,模特產業作為服裝行業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其發展壯大必須依托“蘆淞服飾”的發展升級,“不僅得有市場需求,需求還得上檔次。”
在彭玲看來,服裝品牌的升級才是關鍵,“服裝品牌升級了,模特業的高端化、專業化,也就水到渠成。”
新蘆淞產業集團服裝事業部部長楊海南告訴記者,目前我市正在打造的服裝千億產業集群,將用品牌引領升級。未來10年,將通過實施“智慧商城、品牌帶動、創意驅動、集群發展、承接轉移、創新業態、資本運作”七大提檔升級戰略,將蘆淞區服飾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為中部地區研發能力強、聚集規模大、產業配套完善的千億服飾產業新城。
“品牌升級了,千億集群目標達成了,模特業的升級自然就是題中之義。”堪憂的現狀,并沒有改變夏彬的初衷,“我會把它當畢生事業來經營。” 他言語篤定。(應采訪者要求,李芯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