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首個“中國城市童裝安全消費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僅有不到兩成家長了解童裝安全技術標準。家長購買童裝時應如何把握面料的健康安全?山東煙臺市質監局質檢所紡織科專家表示,很多家長買童裝時只圖好看,選擇鮮艷的顏色、帶繩和鈕扣的款式等,這些都存在安全隱患,家長應該注意避免童裝上的化學殘留和物理隱患。
不少家長覺得穿鮮艷的服裝,孩子更好看更有活力,但卻忽視了當中存在的化學品殘留風險。煙臺市質監局質檢所紡織科科長張志然說,服裝加工過程中會對原坯布進行染色,染料本身就是一種化學品,且在后整時,需要加入一系列的酸、堿助劑。如果殘留物處理不干凈,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顏色越淺,用的染料越少,殘留物就越少。”張志然建議,選購童裝時應盡量選擇淺顏色。
還有的家長比較注重服裝的款式和花色,如系帶、扣子等,但對于細節的物理安全性并未考慮在內。“對于帶有小裝飾品的童裝,家長在購買時尤其需要慎重。講究配飾,對童裝而言并不一定是好事。”張志然認為,服裝上的系帶和扣子,對于孩子來說,都存在危險隱患。玩耍時,如果孩子不小心用系帶勒住脖子,會造成窒息。或者把扣子扯下來放進嘴里,也易發生危險。張志然認為,對于童裝,更提倡簡單、大方的款式。另外,基于實用性的考慮,對年齡較小的孩子,應該選擇全系扣的“和尚服”,方便穿著。
按照傳統觀點,穿純棉等天然纖維的面料,對兒童來說更安全更舒適。但張志然認為,考慮到舒適性和實用性,童裝面料并非只能選擇純棉面料。因為不同的纖維有不同的特性。“純棉的布料舒適性和透濕性比較好,但其伸展性不好,而且因為強度不夠,想要保持服裝的挺闊,就必然需要加入某些助劑,如甲醛等物質,產生化學殘留。”張志然說,相比較而言,氨綸和滌綸的強度和彈性比較好。“比如服裝中的成分為90%的棉和10%的氨綸,或者類似的比例,就兼顧兩者的特性,都是很舒服的配料比。”專家表示,很多家長買童裝不看吊牌,認為反正看不懂,其實不然。服裝吊牌上標注的信息量很多,除了標注面料成分、洗滌方式之外,還有生產廠家、廠址,出問題后可以迅速追蹤。此外,吊牌上面專門標注有安全等級,嬰兒類服裝為最嚴格的A類服裝。3歲以上的兒童服裝為B類標準,非接觸皮膚的則為C類標準。所以,查看吊牌也是選購童裝的重要依據。(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