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紡織網訊:
為深入推進棉紗線期貨開發上市工作,繼年初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開展棉紗線期貨開發課題合作、2月份申請該品種立項后,日前大商所相關負責人一行再次走訪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就棉紗線期貨合約規則設計及未來上市推進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認為,棉紗線市場化程度高,價格波動幅度大,企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不穩定,上市棉紗線期貨可提供有效避險工具,并提升我國企業在國際定價中的話語權,促進棉紗行業發展。
棉紗線是棉紡業中間產品,是印染、色織、針織、服裝等行業的上游原料,其用途廣泛,可以作為機織用紗、針織用紗,還可生產特種工業用的電工黃蠟布、輪胎簾子布、高速縫紉線和刺繡線等。2012年我國棉紗線產量為2843萬噸,進口量140多萬噸,國內表觀消費量2790萬噸,市場規模較大。同時,受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供求變化等多種因素影響,棉紗線價格波動頻繁,因此棉紡企業對上市這一品種呼聲較高。
去年以來,為進一步完善棉紗線期貨合約及規則,大商所開始對合約規則進行新一輪的調研論證,進一步修改調整了期貨合約及規則制度。在市場調研中,現貨企業反映,近年來棉紗線價格波動大,如2011年3月至今,棉紗線價格在39200元/噸至25400元/噸間波動,波幅35.2%,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很大;當前國內棉紡企業原材料成本高企,生產普遍處于虧損狀態,主要企業利潤與往年相比普遍下滑,企業經營壓力很大,一些中小企業因成本過高而被迫停產,因此希望交易所能上市棉紗線期貨提供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
大商所農產品事業部品種研究人員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國內棉紗線行業市場化程度高,競爭充分,生產、貿易和消費環節均不存在市場壟斷,品種易于標準化、檢驗方法成熟,品種儲運方便、貿易流向清晰,開展棉紗線期貨市場基礎好、條件完全具備。目前大商所已完成品種立項材料上報工作,下一步大商所將以與行業組織的深入合作為契機,繼續深入產業調研,全面推進棉紗線品種開發論證工作,進一步完善棉紗線期貨合約及制度,為合約上市申請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