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月07日訊
由于紗線價格下跌至棉花價格以下,因此,印度棉紡工廠已經削減了三分之一生產,但未銷售的庫存依然堆積在全國的工廠內。印度是第二大棉紗生產國家。紡織工業是印度僅次于農業的最大雇主行業。現在,由于政策頻繁變化,需求徹底崩潰,因此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有60萬工人現在面臨被裁員的風險。
去年的暴雨和嚴冬影響了棉花作物的生長。在新棉上市之前,政府宣布出口棉紗,促使國內市場擔心棉花短缺而囤積棉花。從而導致棉花短缺,價格被推至歷史新高。然后,政府取締棉花出口。印度南部紡織廠協會會長 Thulasid haran 說,印度在兩個半月沒有出口棉花。現在,印度在近20年里打造的形象被破壞了。
現在,印度工廠存放著大量未銷售的棉紗庫存,棉紗價格首次跌至棉花價格。4月允許重新出口棉紗,但是消費者預期價格繼續下跌,紛紛遠離市場。氣流紡紗廠協會會長 Rajesh Kumar 說,我們希望政府放開棉花出口,不要設定出口限制。以前棉花出口不受限制約束。國內紗線短缺是一個錯誤的觀念。
紡織廠已經將日產量削減三分之一,以維持價格水平。他們持有的庫存大約5億公斤,相比之下,平均庫存量在1-1.5億公斤左右,龐大的庫存正在吃進他們的流動資金。他們要求政府將他們的還貸時間推遲到工廠能夠彌補損失之后。他們還希望恢復出口激勵措施,以增強印度棉花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