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養了3張彩蠶,平均每張產繭60公斤多,比一般的白繭要多賺好幾百呢。”6月3日,浙江湖州南潯十萬人家絲綢科技有限公司的廠區內,蠶農何明芳笑樂滋滋地說。
今天是十萬人家生態農產品合作社農戶喜慶交繭的日子,諸永興告訴記者,今年春天,總共向60戶養蠶農戶,發放126張蠶種子,憑借洋南村230畝桑園,預計收回蠶絲1萬5千斤左右,比去年增加6倍。
據介紹,十萬人家提供的蠶種是公司同蘇州大學生物系研發出天然蠶繭品種,本次發放的“彩繭1號”品種所產的彩色蠶絲具有色澤柔和艷麗,良好的抑菌、抗菌及有較好的抗氧化和阻擋紫外線的性能,是用于食品、化妝品、醫用生物制品的優質原料,實現了傳統絲綢產品的轉型升級。
蠶農何明芳是今年第一次試養“彩繭1號”,對于春天的收獲頗為驚喜,她給記者算了批帳,同樣是養蠶,彩繭起眠早,各個大均勻,“十萬人家”制定的收購價又高,綜合下來要比養普通繭種的產量提高了15%,收入提高10%。
工人正在對蠶絲進行加工
因此,自去年小批量試養彩繭良種一舉獲得成功后,大大增強蠶農的積極性。
“目前,公司用彩絲制作的蠶絲被投放市場,依舊供不應求,將在未來逐步擴大產量。”諸永興告訴記者,通過產學研結合,及公司加農戶的經營模式,既推動了企業產業升級,又給蠶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公司未來還準備拓展服裝領域,來提高產品附加值及傳統產業的科技含量,為“湖絲”這一有著輝煌歷史的傳統產業再添一抹瑰麗色彩。
據褚永興介紹,在2011年12月10日舉行的沃特金融峰會上,十萬人家春蠶彩絲被,被以特別國禮贈給英國女皇伊麗莎白,并廣受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