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最猛烈轟炸”發動,死傷超4100人!
據報道,當地時間10月16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繼續對加沙地帶進行空中打擊,對加沙地帶進行了8小時的持續轟炸。以軍還轟炸了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一座清真寺附近的房屋。
巴勒斯坦《圣城報》稱,15日晚到16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對加沙地帶發動了自本輪沖突發生以來“最猛烈的”轟炸。
隨著巴以新一輪沖突持續,雙方死傷人數不斷上升。截至當地時間15日,沖突已造成雙方超4100人死亡。
原油狂飆5%!天然氣爆沖40%!
原油:隨著巴以沖突的進一步發酵,市場避險情緒拉滿,國際油價也開始飆漲,上周五(10月13日)布倫特原油收盤價90.79美元/桶,沖破90美元關口,漲幅達(5.23%);WTI原油收盤價87.7美元/桶,漲幅5.03%。
美國首次對運載價格高于七國集團(G7)所設60美元/桶上限的俄羅斯石油的油輪船東實施制裁。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及主要出口國,美國進行制裁可能導致供應減少,從而進一步抬高油價。
天然氣:另外,巴以沖突不斷升級下,歐洲天然氣也迎來了暴漲。上周,歐洲TTF天然氣基準上周飆升超40%,上周五歐洲天然氣期貨價格一度跳漲5.7%,升破56歐元/兆瓦時,為今年8個月以來最高價格。
當地媒體報道,在供應方面,地中海一個主要天然氣田的暫時關閉、芬蘭和愛沙尼亞之間的波羅的海連接器管道受損導致的關閉以及澳大利亞天然氣行業持續的罷工風險都是不確定性的來源。而巴以局勢加劇了這種不確定性。
中東局勢升溫,原料大漲預警?
目前來看,巴以沖突已經對原油價格造成明顯影響,更重要的是,中東局勢持續緊張,存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爆發更大規模地緣沖突的可能性。
與此同時,四季度石油缺口創新高,10月12日晚間,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發布10月石油需求報告。報告顯示,因石油需求達到歷史新高,四季度石油缺口將創紀錄新高,預計全球石油庫存在今年四季度下降300萬桶/天,成為30年來最大的庫存下降,可能會進一步導致油價上漲,而對原料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