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浙江省嵊州市聯藝服裝廠分廠的一個車間里,廠長劉蘇慶正忙著巡回指導50多名工人制作一批出口的演出戲劇服裝。
說起自己的成長過程,劉蘇慶爽快地說:“我能從一名普通的縫紉女工成長為企業管理人員,這得益于兩年前參加社區學院舉辦的服裝高技能培訓班。”
劉蘇慶說:“在兩個多月的培訓期間,我不僅拿到了一本證書,一個職稱,更重要的是學到了許多服裝制作和企業管理的知識。比如,原來我只懂得平面的、傳統的縫剪方法,培訓后,會進行立體縫剪、特殊面料的應用,以及特殊工藝的處理,還有CAD軟件的操作。”
初級工到社區學院“淬火”
記者從嵊州市人力社保局了解到,劉蘇慶只是該市眾多高技能培訓學員的一個縮影,像她那樣經過培訓成長為技術嫻熟、手藝高超的技能人才數不勝數。數據顯示,嵊州市從2009年起就出臺了政策,對高技能人才培訓給予一定的補助。3年來,嵊州市政府每年出資100萬元,已免費培訓各類高技能人才2000多名,其中社區學院培訓的服裝高級工就有415名,還有67人參加了更高級的技師培訓。
從2010年9月起,嵊州市社區學院的前身——成教中心,針對嵊州市服裝行業缺少高水平的服裝設計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實際,在初級和中級工培訓的基礎上,推出了高級工和技師的培訓新項目。該學院先后投入了10多萬資金,在原巴貝公司二樓開辟了一個服裝培訓基地,配備了電腦、電車、燙斗、模特等一系列培訓設備。除了院內的多名服裝專業副校長上課外,還聘請曾在寧波某服裝職業學院任教的魏永華老師執教。
嵊州市社區學院的王劍萍老師告訴記者,高技能人才與初級工培訓相比,主要區別在于培訓時間長、教學內容多。雖然這些學員都有12年以上的服裝工作經歷,但是兩個半月的理論和操作培訓時間一天也不能少。培訓一般安排在晚上和雙休日進行,以解決學員的“工學”矛盾。學完后再到紹興參加省里統一規定的理論考試。教師教得認認真真,學員學得一絲不茍,這對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不少人當上廠長、科長
至今,已有400多名結業學員經過培訓獲證后,熟練地掌握專門知識和技術,具備較高的操作技能,分別在嵊州市的中基依絲丹、達成、銀河、金河、泰錦、丹晨、能大等服裝企業大顯身手。由于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解決關鍵技術和工藝的操作性難題,他們中的大部分成了技術骨干,不少人當上了生產廠長、技術科長。
“參加服裝高技能培訓,對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嵊州市靚利達服飾有限公司技術科長、結業學員俞偉梁說,“這樣一來自身素質就提高了,工作就會游刃有余,無論是提升產品檔次,還是提高工作質量,都可派上用場!”
如今,嵊州市社區學院的服裝高技能培訓還在繼續。記者在培訓現場看到,嵊州市金茂服裝有限公司的學員俞鋁萍白天上班,晚上就趕來“充電”。
“現在有這個優惠政策嘛,我很高興能到這里學習。獲得高級工證書后,我還要考取技師,真正使自己成為一名具備精湛技能的‘技術藍領’。”她笑著說。(天天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