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來,浙江省紹興縣輕紡業整體呈現出積極復蘇的勢頭,輕紡產品生產數量和銷售數量不斷攀升。同時,許多輕紡產品也由原來的單一結構、單一功能逐漸轉向復合結構、多功能、高附加值的新型產品,如:數碼印花布、新型纖維混紡布等。記者日前從紹興縣質監局獲悉,今年上半年,質監部門從企業源頭抓起,開展定期監督抽查共計68批次,并在流通領域對輕紡城個體商戶進行產品抽查共計307批次。檢測項目基本以PH值、甲醛、偶氮、耐干摩擦色牢度、耐酸汗漬色牢度、耐堿汗漬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纖維含量等常規內容為主。從整體上看,輕紡產品質量情況較好,但其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據介紹,輕紡產品檢測中主要存在兩大問題:產品標識欠規范,如:GB/T 8685-2008《紡織品維護標簽規范符號法》標準規定,水洗標志中水面由波浪線表示,但一些產品中仍沿用老標準中的直線表示。部分指標存在超標情況,如:PH值,該指標一直是輕紡產品檢測較頻繁的項目,但有小部分檢測品仍然存在PH值超標的問題。此外,耐汗漬、耐摩擦、耐水洗等幾類色牢度項目也是問題集中出現的地方。綜合分析來看,主要原因在于紡織印染中,像染色、水洗、定型等環節未加工充分,當然,也有坯布質量的問題。另外,隨著商家對產品功能和要求的增加,不少企業為了開發新型產品,在紡織產品中添加各類助劑也對PH值和各類色牢度指標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紹興縣質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質監部門將加強與輕紡市場的聯系,在委托接樣或監督抽查期間,加大對企業和經營戶的標準宣傳力度,使他們及時了解與產品相關標準的變更情況,同時做好受檢方對標準的疑問解答工作,力求使企業和經營戶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內容和重點。(天天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