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專稿(記者趙強平)截至11月18日,上海“11.15”膠州路特大火災事故已導致53人死亡,另有70人正在醫院接受治療,其中17人傷勢嚴重。火災發生后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滅火救援和事故調查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朱力平少將在接受媒體采訪明確表示,“裝修使用的尼龍織網、毛竹片以及保溫材料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物,特別是聚氨酯泡沫,一旦燃燒就會產生含有劇毒氰化氫的氣體,人如果吸入一口就會中毒死亡。”
據悉,由于高層建筑本身所要求的內部氣體自循環系統,建筑保溫隔熱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國高層建筑所采用的保溫材料絕大部分都是高分子有機發泡保溫板,如聚氨脂(PU),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等。據統計,僅北京市內,90%以上的高層建筑保溫材料采用的都是這類高分子發泡保溫板。2009年2月9日中央電視臺北配樓發生的火災,就是由于煙花點燃了北配樓構造中的保溫材料XPS,之后迅速蔓延,最終點燃了整棟大樓;2008年深圳市龍崗區舞王俱樂部“9?20”火災中,由于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裝修,表演人員使用道具槍引燃頂棚聚氨酯材料;2007年7月2日北京大學乒乓球館火災也是由于保溫材料著火而引發的。
據專家鑒定,這類高分子發泡保溫板導熱系數較低,有很好的材料密度和抗壓強度,但缺點在于其阻燃性能極差,燃燒速度快且過程中會產生熔滴,容易導致火勢加速蔓延。并且,在燃燒時還會產生更多的有毒氣體,以一氧化碳(CO)為主。高層建筑火災撲救一直就是一個世界性難題,這一次事件的發生再次為我們敲響了防火的警鐘。隨著類似事件的不斷發生,墻體保溫材料的阻燃性成了一個新的課題。
據有關專家介紹:具有阻燃、隔熱、隔音等特殊性能的紡織品目前已逐步應用到了工業建設的諸多領域,有效地承擔起了相關工程建設的重要角色。目前產業用紡織品企業已經涉足到了墻體隔音、保溫材料的領域,產品性能已經能夠達到工程應用的需要,但由于生產成本較高及市場認知不不足等因素制約了產品的推廣,阻燃建筑用紡織品仍然具有較好的市場空間。在此也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對建筑用紡織品標準和建筑施工規范的監督和管理,保障民眾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