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香染是用楓樹脂調和牛油做防染劑,然后以植物藍靛低溫染色的民間印染工藝,與蠟染、扎染同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地區是貴州麻江的繞家、從江芭莎苗族和惠水布依族。 用樹膠或樹脂做防染劑的歷史應該比蜂蠟更為久遠,苗族人認為楓樹是他們的先祖蚩尤的化身,所以拜為神樹。楓樹的汁液帶紅色,苗族人認為那是祖先的血,具有神力,于是用來描繪自己的圖騰和崇拜物的形象,從而發現了楓樹脂的防染效果。 取楓樹脂的方法類似割橡膠,用刀斧在楓香樹上砍出口子,便會流出楓樹脂。用容器接納后,加入水在火上熬制,再用絲狀棕皮濾掉渣滓,等楓樹脂飄在水面,取出后再其將冷卻固化。楓樹脂做防染劑還需要添加水牛油,其作用有二:將水牛油加入楓樹脂中,一是可以增加韌性;二是在染色后便于脫去油脂。楓樹脂和水牛油按10:3的比例調合,再將調合后的混合油脂固化,以備隨時取用。楓香染的染料及工藝和蠟染基本一樣,也是用藍靛浸染,成品色調以青、藍、白為主,沒有其它色彩變化。染色完畢用沸水脫去油脂,顯出青底藍、白花的圖案,然后用清水漂洗、晾干、碾平,整個制作過程就告完成。 楓樹脂與蜂蠟相比較為黏稠,所以楓香染圖案中較少出現粗細均勻的長線條,多用鋸齒樣、水滴樣中間帶圓點的裝飾手法。楓樹脂的防染效果稍遜于蜂蠟,成品圖案的藍白對比不是很強烈,有些染料滲入還會出現濃淡暈染的效果。但楓樹脂的韌性好,一般不開裂,染色脫脂后沒有冰紋,這些都形成了楓香染不同于蠟染的獨特風格。
相關產品
相關問答
相關資訊